2022-07-06
今年以来,寺湾镇全面落实“双九”战略,深化争创产业发展、文明宜居、社会治理“三面红旗”活动,高质量推进党的建设、项目经济、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社会事业等重点工作,奋力打造秀美、富强、和谐新寺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五月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种植户曹相森种的十来亩果桑迎来了大丰收。一颗颗形状饱满,或深紫或樱红的桑葚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采摘。他高兴地说:“果桑浑身是宝,不仅可以卖果实,还可以卖桑叶。五一期间,有很多游客来我这果园里采摘,我忙不过来的时候还请了十来个人帮忙采摘。我这一亩地产2000斤,卖果实卖了10000多块钱。”
寺湾镇整合项目、资金、资源等各类要素,发挥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导农户积极参与,发展果桑、胡桑、苹果、核桃等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持续增加群众收入。突出“一村一品”特色,鼓励各村深挖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产业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发展,不仅要实现“产业兴旺”,还要实现“生态宜居”。走进寺湾镇水田峪村,农家院落干净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宽敞平坦的道路蜿蜒曲折。置身其中,青山绿水环抱,蓝天白云笼罩,整个村庄安静而祥和,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村民吴秀山说:“如今水田峪环境卫生大变样,家家户户小庭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素质也提高了。我们把老物件都拿出来摆放在民俗街上,展示村民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村。同时,自发组织锣鼓队,把幸福的生活唱出来。”
淅川县寺湾镇破解难题、高标准抓创建。各村持续打好典型牌、特色牌,高标准、高规格打造示范点,充分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镇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随着发展步伐不断深入,寺湾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宽敞整洁的道路、郁郁葱葱的苗木、碧绿清澈的河流,描绘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
镇长梁峰表示,寺湾镇把“三面红旗”创建工作与全镇各项工作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主要做到三个方面:一是成立了三个创建专班,各专班每周召开一次碰头会议,各专班领导每两天到各村督导一次,发现问题现场协调、现场交办、现场解决;二是通过制作宣传标语、发放《创建“三面红旗”助力乡村振兴倡议书》等宣传,在外乡贤和成功人士到目前已经募集各项资金86万元,同时镇财政根据募集的资金总额匹配50%支持创建“三面红旗”工作;三是建立了常态化环境提升机制,探索五户联保,实行互评互比新模式,推动村庄从一时美到长久美。通过“三面红旗”创建,把寺湾镇打造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态强镇,为乡村振兴增添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