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政务公开
    • 村务公开
    • 财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便民服务
    • 惠民扶贫
    • 惠农工程

所属栏目: 政务公开

小作坊、多品种、大作为——荆紫关镇轻加工产业介绍

2021-09-27

小作坊、多品种、大作为——荆紫关镇轻加工产业介绍

鸡鸣三省荆紫关 3天前

荆紫关镇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不移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强化村企对接合作,突出龙头企业带动,采取“卫星工厂+居家式加工点”的经营方式,充分利用镇村集体或个人的闲置土地、房屋,鼓励各类企业和创业人员创办柳编、藤编、服装、制鞋、丝毯、扎花、电子元件加工、伞部件加工等卫星工厂60多家,带动庙岭、药王庙、全庄等25个村4000余人就业。


电子元件加工: 

图片

药王庙村电子元件加工:该加工点主要生产各种耳机、喇叭等产品,现有员工6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800至3500元之间。

图片

庙岭村电子元件加工:该加工点主要从事各种耳机零部件加工等,现有员工3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500-2000元之间。

制鞋加工:

图片

南街村制鞋加工:该加工点主要生产各类布鞋等,现有员工6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500至3000元之间。 

图片

麻坎村制鞋加工:该加工点主要生产各类布鞋等,现有员工3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500至2500元之间。图片

汉王坪村制鞋加工:该加工点主要生产各类皮鞋、皮制品等,现有员工5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800至3500元之间。


藤编加工:藤编加工涉及码头、孙家湾、汉王坪、史村、张村、娘娘庙、西头等21个村,带动3300余人就业,每月可增1500-2000元。

图片

孙家湾村藤编加工车间

图片 张村藤编加工车间


丝毯加工:

图片

药王庙村丝毯加工:该加工点引进半自动化丝毯生产加工工艺,生产各类装饰用地毯,现有员工3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2000至3500元之间。


扎花加工:

图片

庙岭村扎花车间:该加工点主要从事各种装饰假花加工等,现有员工3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500元左右。

柳编产业:

图片


图片

全庄村柳编加工:该加工点主要生产各种柳编制品,如柳编花篮、框、水果菜篮等,现有员工4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500至2000元之间。

 

辅料生产:

图片

 麻坎村编丝袋生产车间:该加工点生产各类包装包,如面粉袋、农用物资袋、工业原料袋等,产品远销湖北、陕西等,现有员工7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2500至3000元之间  

图片

上庄村香菇辅料生产车间:该加工点主要生产香菇菌棒保水膜,产品销往国内各地,现有员工3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3000至4000元之间。


制衣加工:

图片

北街村制衣车间:主要代加工快递工装等,带动周边村民50余人,闲暇时间灵活就业,按件计资,月工资水平在1500至2000元之间。

图片

中街村制衣车间:该加工点主要生产风衣等各种工装,带动周边村民60余人闲暇时间灵活就业,按件计资,月工资水平在1500至2000元之间。

伞件加工:

图片

龙泉观村伞件加工:该加工点主要从事伞类零部件加工等,现有员工5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500至2000元之间。

图片

汉王坪村伞件加工:该加工点主要从事伞类零部件加工等,现有员工40余人,月工资水平在1500至2000元之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14日在南阳考察调研时指出,我们一方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也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荆紫关镇以“小作坊、多品种、大作为”为重要抓手,通过深入推进“一村一业”发展,既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又带动了闲散富裕劳力、半劳力增收,特别是60-70岁之间的弱劳力可月收入1200-1500元,年轻劳力可月收入2400-3500元,创造了在家门口的宝贵就业岗位,开辟了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