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8
滔河乡2021年度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关键之年。全乡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县委全会和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坚持水质至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为统揽,以“两个高质量”为方向,突出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生态建设、项目建设、民生改善等五项重点,发挥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念好山水经,建设水清民富乡强新滔河,实现“十四五”精彩开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二、工作目标
全乡全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全面完成县下达的各项控制性指标,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见到新气象。
三、工作重点
(一)党建工作
1、加强组织建设,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全面完成村“两委”、乡机关及乡级各支部换届工作,及时对新当选村“三委”干部、乡机关干部及党员进行培训,提升能力素质;稳步推进“合村并组”工作;配套示范村党群服务中心内部设施,打造党建示范点;更新完善各村后备干部库、在外人才库、乡土人才库;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提升“两新”党组织党建工作,加强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落实基层减负各项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党内基本制度。
2、开展各项活动,营造学习氛围。继续深化“三亮三比三评”“支部书记大比武”“四色考评”“逐村观摩、整乡推进”和“万名党员进党校”等活动;开展“微党课”竞赛,“机关干部述职”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3、优化绩效考评机制,强化作风建设。以工作成效检验干部作风,制定完善绩效考评方案,及时督查通报,考评结果作为评先创优依据。
4、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项学习制度;运用今日头条、美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抓好正面宣传;及时按要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党史,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深化“两弘扬一争做”和文明创建等活动,积极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打造1-2个传统文化示范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
5、聚焦监督管理,强化纪律执行。围绕党员干部作风、重点工作落实,盯紧重要时间节点,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纪律执行等及时督查,推动“淅川民生监察”APP工作。扎实推进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二)乡村振兴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针,统筹规划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设优质生态产业、建设美丽乡村、积极发展全域旅游,致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1、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持续落实“四个不摘”,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抓好“两业”增收。一是产业增收。坚持“一村一品”,继续强化食用菌孵化园的示范效益,持续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持续发展中药材种植,确保迷迭香面积达到5000亩;加强杏李、薄皮核桃等林果产业的管护和营销,确保提质增效;持续引导红薯、花生、猪、牛、羊等传统种养殖业的发展,及时对接市场;利用丰富的泉水资源优势,在朱山、杨伙等村发展“稻鱼”混养及渔业养殖。二是就业增收。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及时发布就业信息,规范公益岗位管理,提高就业增收的稳定性。发挥项目效益。继续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化扶持政策,由到村到户为主向到乡到村带户为主转变。抢抓上级部门乡村振兴帮扶机遇,争取更多的政策、项目和资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后续帮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保证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强化“两类”人群常态化检测,持续跟踪脱贫人口的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加大精准帮扶、政策扶持和综合性保障力度,避免出现规模性返贫。继续抓好思源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和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可致富。抓好组织衔接。平稳有序做好扶贫工作机构职能调整优化,组建乡村振兴办公室,推动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2、建设优质生态产业。保障粮食安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依法整治农村乱占耕地违法行为,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粮食和油料作物面积。做优主导产业。按照乡有优势产业,村有特色产业的要求,聚焦以杏李和薄壳核桃为主的林果,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以迷迭香、金银花、丹参、黄姜为主的中药材、以红薯、花生、油菜等经济作物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的传统养殖业,坚持“一村一品”,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各村形成至少200亩以上集中连片产业。
3、建设美丽乡村。以“四美乡村”为目标,建设美丽宜居家园。突出规划引领。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整治改善和搬迁撤并等五大类型,对横岭河、白龙等深山村,严格控制和管理新建房屋,争取有序迁移,最终实现整体搬迁,并以严湾、清泉、姬堰等村为突破口,逐步编制村庄规划。全乡按照“一园一带两翼”进行区域规划布局,其中:“一园”,即将新集镇及周边建成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一带”,即沿X011线建成环库旅游带;“两翼”,即以南北两端区域为两翼,深度开发山、水、文化等资源。致力把老集镇建成“移民乡愁康养文化小镇”。适时对新集镇闲置土地招、拍、挂,盘活资源。优化村庄环境。持续推进违法建房及农村乱占耕地三年行动,对农村符合建房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乡村审批范围,确保依规建房;规范“两厂”运行,完善通村入户道路、污水管网和垃圾收集转运等公共设施。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改厕、改厨、改气和清垃圾“三改一清”工程,加强农村房屋安全排查整治,搞好村庄绿化美化工作。推动集镇建设。按照老集镇建成“移民乡愁康养文化小镇”的定位,搜集移民实物和移民故事,留住乡愁,弘扬移民精神。力争实施老集镇房屋与基础设施改造,建立康养基地,实现老集镇繁荣发展。按照新集镇建成森林小镇的定位,结合新集镇及周边建成田园综合体的要求,争取实施石庙湾以坝带路项目,强化石庙湾、新集镇杏李基地管护,落实鸡鸣泉、老龙泉资源开发,启动新集镇公园建设,打造新集镇水系,及时规划清泉河治理、新集镇梯田生物配套、实现全域旅游新突破。
4、结合实际,及时做好旅游规划。一是结合滔河乡恐龙蛋保护区面积较大的情况,充分利用河南省首枚恐龙蛋化石在朱家沟村被发现的新闻效应,挖掘恐龙文化,争取建成恐龙遗迹观光园。二是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利用黄楝树新石器古村落遗址及龙岗文化遗存,适时宣传推介,丰富旅游资源,为实现全域旅游目标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三是结合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环库生态隔离带规划,在水位线171米以下建设湿地公园,栽植耐水生态树种,建立候鸟栖息地,设置“休闲垂钓区”;线上500米以内栽植大樱桃、软籽石榴、杏、桃等经济林,建立“休闲采摘园”。
(三)生态建设
1、继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聚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加强扬尘治理,深入推进“双替代”工程,实施全面禁烧禁燃禁放,实现散煤、秸秆禁烧和黑加油站动态清零。严格实行丹江口水库半年禁捕,严格监管丹江湿地保护区,严格防范“三无”船舶反弹,推进“四水同治”,全面实施河道治理,改善河流生态环境。实行农用地分类管理,抓好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加大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减少使用农药化肥。
2、抓好造林绿化,落实监管措施。提速林业生态建设,实现新造林4000亩。推行林长制,强化森林资源管护,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创成周营、姬堰、朱山、闫楼4个森林乡村,做好全年森林防灭火工作。对矿产资源型企业,要严格准入、从严监管,确保严守底线、依法生产。
3、加强执法监管。健全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河长巡河制度。健全执法体系,建强综合执法中队,加强执法部门标准化建设,做实联合执法机制,构建乡、村两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强化集镇管理,严厉查处破坏湿地、非法捕捞、非法开采等违法行为。
(四)项目建设
1、强化项目支撑。利用对口协作机遇,加强同北京三间房乡的沟通交流,争取更多项目落地滔河;聚焦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等领域,谋划争取政策性项目。持续关注新集镇广场建设、矿泉水加工厂、果酱果脯加工厂、迷迭香加工厂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这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为滔河乡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拓宽群众增收就业渠道。
2、抓好招商引资。拓宽思路,全员招商,大员招商,立足资源优势招商,制定招商引资奖励实施意见,年内至少引进500万元以上项目两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一个。
3、推进服务业发展。规范村级电商服务站运行,完善提升乡村物流、农产品进城等服务体系,着重打造1至2个示范村站,推广“淅有山川”公用品牌,扩大农产品网上销售量。培育新型消费。加快新集镇养老服务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养老、健康等“幸福产业”,积极开拓消费市场。
(五)民生改善
1、教育卫生。将乡中搁置的教学楼升级改造并重新启用,建设新的综合教学楼,在乡小新建综合实验楼;持续优化乡村教学点,完成撤点并校工作;建强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强化德育教育,实现教育质量跨越提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抓好全乡疫情防控工作,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新集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升级改造,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2、综合保障。以市级文明集镇创建为抓手,提速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打通姬堰至周营道路,方便群众出行,争取完成姬堰新村改造。提质移民发展,实现余营、罗山村第六批避险解困项目主体完工。深化农村低保专项治理,提高特殊群体保障能力,确保“应保尽保”。稳步推进殡葬改革,搞好公益性公墓建设。扎实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和“双拥”工作。实施积极稳妥的就业政策,逐步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做好城乡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参缴续保工作。依法加强税源征管征缴,抓好拆旧复垦,增加财税收入。
3、社会稳定。坚持领导接访、无访村创建、民生热线办理等制度,积极推进“互联网+信访”等新举措,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治理重复信访,打击缠访闹访,化解信访积案,创建县级“四无乡镇”,无访村(上四级)比例达60%以上。深化平安建设和依法治乡,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打击村霸、“扫黄打非”、电信网络诈骗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感。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底线。
另外,统筹兼顾,抓好党管武装、人大、政协联络、老干部、群团、金融、统计、农机农技、防汛防旱等工作,扎实推进科工、商贸、冷链、邮政、通讯、供销、电力、消防等各项社会事业,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
中共滔河乡委员会
滔河乡人民政府
202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