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政务公开
村务公开
财务公开
政民互动
便民服务
惠民扶贫
惠农工程
所属栏目: 村务公开
石家沟年度计划
2020-11-20
石家沟村2020年工作计划 一、村情概况 村位于老城镇政府东6公里处,全村辖11个自然村 个村民小组,地域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6亩,人均耕地1.1亩。 村主要产业是杏李种植和牛羊养殖等。村两委班子健全,党员共29人,帮扶单位是县医院和镇中心学校,脱贫责任组长是卢宗山(职务:主任科员),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强 (单位:镇中心学校 职务:副主任)。 全村村民总户数452户172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45户161人,低保户43户43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5户 13人),分散供养五保户10户14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户),残疾人户58户61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14户52人),大病户0户 0人(其中纳入建档立卡户0户0人),已实施危房改造27户7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4户64人。2019年底新识别贫困户 0户0人,2019年度没有返贫户。 截至2019年9月30日,全村已脱贫35户147人,其中2016年脱贫 0户0人,2017年脱贫14 户69人,2018年脱贫5 户14人,2019年脱贫16 户64人。目前剩余未脱贫贫困户9户13人,其中五保贫困户8户11人,低保贫困户1户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6 %。 (一)主要致贫原因分析 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60人中,因病致贫26户99人,户数占比68%;因残致贫14户52人,户数占比22 %;缺资金致贫1户3人,户数占比 2%;因学致贫1户2人,户数占比2%:缺技术致贫1户3 人,户数占比 2%;其他缺劳力致贫1户2人,户数占比2%。 在未脱贫9户13人中,因病致贫6户6人,户数占比 70%;因残致2户4人,户数占比20%;缺资金致贫 0户0人;因学致贫1户2人,户数占比10%;其他缺劳カ、因灾等致贫1户1人,户数占比10%。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我村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五条途径”的要求,坚持因户施策、一户多策,坚持保障与增收、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并重。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提高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的激发,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升脱贫质量上,先后实施了到户增收,养殖业、种植业补贴 户 22.55万元、光伏收益奖补扶贫28户8.4万元、福森助力贷扶贫17户5.1万元,公益性岗位39人,人均月工资 300元等项目,同时,还实施了金融扶贫4户20万元、技能培训 期2期4人、危房改造24户64人、易地搬迁15户55人(其中C级12户40 人,D级16户54人)、劳动力转移就业32人等系列措施,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我村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因病致贫:一是镇卫生院每年对贫困户群众免费体检两次,在镇卫生院住院治疗免费,实行卫生院医生对贫困户的一对一签约服务;二是淅川县县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对所有贫困户每人缴纳30元意外伤害保险,城乡医保交费每人补贴 60元,贫困户遇到大病,可以享受6次报销,住院治疗报销比例有所提高。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全村贫困户累计有16户16人次在各类医疗机构治疗,整体报销比例 92%,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难题。三是为贫困户中24名慢性病患者进行了鉴定并办理慢性病门诊卡, 9 名不符合的慢性病患者发放了告知书。四是对大病患者,村两委和帮扶单位及时上门慰问探视,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对符合低保条件的积极办理低保手续。 2、针对缺资金致贫:一是两年来共为44户贫困户办理到户增收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发放到户增收补贴资金31万元;二是发放小额贴息贷款4笔20万元,用于贫困户中药材种植、牲畜养殖等产业项目,另通过福森生态贷,已申报 17户小额贷款,拟带动 17户贫困户;三是为全部45户贫因户开展了信用等级评定;四是通过危房改造,为24户64人补贴资金55万元;五是通过企业带贫,为25户 补贴资金5.05万元;六是通过光伏发电为28户补贴资金5.4万元。 3、针对缺技术致贫:一是举办了24 期短期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为果树管理、务工奖补,480人参加 3天集中培训;二是2018年秋季短期“雨露计划”技能培训2人次,2019年“雨露计划”春季技能培训2人次;三是村两委组织种养殖大户开展技术帮带活动,组织贫困户外出观摩学习软籽石榴种植、杏李种植等,受益贫困户 45 户。 4、针对因残致贫:一是2017年以来积极联系县残联为人办理了残疾证;二是对符合残疾补贴发放条件的按时发放残疾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三是将家庭特别贫困的再纳入农村最低保障范围,2018年残疾人贫困户纳入低保3人。 5、针对因学致贫:一是2019年共为34名学生办理各项教育补贴;二是发放2018年秋季“雨露计划”教育补贴1人,2019年“雨露计划”春季教育补贴2人。 6、针对其他原因致贫:一是办理光伏发电扶贫28户,收入8.4万元,提供公益性岗位 39人,人均月工资300元;二是为因灾致贫的孤儿 1户2人办理了特困供养生活保障。 二、村脱贫目标完成情况 (一)贫困发生率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4户160人,截至2019年9月底已脱贫35户147人,现剩余贫困户9户13人,目前贫困发生率为0.96%。已经脱贫的35 户,均有相对稳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019年为农民人均纯收入3700元)吃穿不愁且住房、教育、医疗有保障(包括安全饮用水);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所有贫困群众全部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有明显改善,有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的安全住房。 石家沟村2019年脱贫16户64人,还有9户13人未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96%。 (二)基础设施建设 1、通村公路硬化情况 石家沟村有7条通村公路实现硬化,目前村部至镇政府道路已全部是水泥硬化,11个村民组目前全部通水泥路,路面宽度超过3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彻底得到解决。 2、通客运班车情况 老城镇至淅川县城班车,每小时一趟,集镇至石家沟现通镇区公交,村部设有站点;能够满足群众正常出行需求。 3、农村饮用水情况 全村农民饮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人畜用水安全,全部是自来水(或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目前淅川县水利局、县疾控中心已按照《水利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的有关规定要求,对水质情况进行了检测,水质全部达标合格,并出具了水质检测报告。 4、生产生活用电情况 村全村通动力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 (三)基本公共服务 1、广播电视户户通 目前全村广播电视通过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全覆盖。 2、基本实现通宽带 村实现宽带通达,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5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三、增收措施及行业政策落实情况 (一)产业就业増收情况 1、到户增收项目。2020年全村共有44户享受了到户增收项目补贴,养羊2户、养牛19户,花生、油菜种植户44户。 2、光伏扶贫。44 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奖补3000元。 3、小额贷款扶贫。2017年、2018年、2020年利用小额扶贫贷款政策,为全村4户贫困户发放政府贴息贷款20万元。 4、技能培训。一是举办了24期短期技能培训班,培训内容为果树管理 ,24人参加3天集中培训;二是有1人参加驾驶员培训,取得驾驶执照,每人补贴2000元;三是发放2019年“雨露计划”技能培训 1人;四是村两委组织种养殖大户开展技术帮带活动,组织贫困户外出观摩学习丹参种植、茶树菇种植、软籽石榴种植、蔬菜种植等,受益贫困户45户。 5、公益性岗位。开发有保洁员、护林员、文管员、水管员、护水员、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39个,带动贫困人ロ 39人,人均月工资300元。 (二)行业政策落实情况 1、教育补贴类:2018~2019年享受教育补贴34人,发放教育补助金42506元;发放雨露计划助学补贴2人。 2、危房改造:对全村所有住房条件差的贫困户做了危房鉴定,共24户为危房,其中C级危房7户,D级危房21户,目前其中28户进行了危房改造,补贴资金115.5万元。 3、易地搬迁:2016-2019年度, 石家沟村实现易地扶贫搬迁15户55人,目前已搬迁入住。 4、医疗保障类:对所有贫困户每人补助60元城乡医保交费,特困供养户全额补贴。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全村贫困户累计有16户16人次在各类医疗机构治疗。已经为贫困户中24名慢性病患者办理慢性病门诊卡。 5、残疾人两项补贴:全村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残疾人共14户52人,其中1-2级残疾9人,3-4级残疾43人。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共15人。全村共有9名残疾贫困人口享受了每月60元的护理补贴,15名残疾贫因人口享受了每月60元的生活补贴,其中两项补贴均享受的有8人。 6、五保低保:目前全村贫困户44户160人中,五保贫困户10户14人,低保贫困户5户13人。 (三)“四整治”情况 全村贫困户中实施“四整治”的共有30户。 (四)“志智双扶”情况 在村部设立“同心超市”,超市内涵盖了日化用品、粮油、调料等12类等多种生活用品,由帮扶单位捐赠和“千企帮千村”企业捐款购买,总计1000余元,实施同心积分卡制度,积分一分抵人民币1元,积分可累积,但不能兑换现金,爱心超市的一切物品只能用积分卡兑换,不允许现金买卖。每季度开展一次讲评会及“好、中、差”评选,设立“红黑榜”公示。上红榜的发放积分卡,上黑榜的帮其及早转化。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一是修建文化活动广场及标准化卫生村室建设;二是搞好村水利、道路交通维护维修。 (二)发展产业项目,壮大集体经济 成立合作社,加强杏李管理。 (三)认真落实行业部门扶贫措施 坚持四议两公开,加强学习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认真落实行业部门扶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