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杨山村2020年度工作规划
2018年杨山村杨山村全村283户1065人,1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134.34 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44户147人,在2017年脱贫17户70人,2018年脱贫2户7人,稳定脱贫2户9人,2019年现在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 户,78人,贫困户学生27户42人。五保贫困户6户6人;低保贫困户9户23人,残疾人30户34人;危房改造33户103人,易地搬迁7户31人,2019年拟全部脱贫摘帽。
一、老城镇杨山村组织和人员扶贫情况
杨山村是老城镇非贫困村,村两委班子5人,分别是党支部书记连长江、村主任陈自华、村文书杨艮祥、村治保主任李秀全、村党建专干连红山。监委会主任1人全文彬,委员2名。2017年由老城镇险峰服务区主任凌国民为扶贫责任组组长,镇卫生院院长韩建鹏、镇计生办主任全振营、镇信用社主任张天祥为副组长,镇卫生院、计生办、信用社、移民所所长、杨山村学生校长及职工为帮扶责任人。
二、杨山村致贫原因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杨山村地处浅山丘陵区,是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的农业乡镇,产业结构不合理,种植模式单一,抵御干旱、雨涝等自然灾害能力低,稍遇灾害便损失严重,农民收入低而不稳,丰年温饱、灾年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
‚发展农业基础条件差。农业配套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水平低,经济增收乏力。农业产业链条短,发展水平低,缺少支柱财源,地方财政困难,限制了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
ƒ贫困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农民文化层次和教育水平偏低,初中毕业占75%,高中毕业仅占21%左右。信息闭塞,科技文化水平不高。
④ 现代农业发展意识不强、进程偏慢,农业集中规模经营格局尚未形成,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影响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仍然较弱,影响民生保障能力。
⑤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线上留置人口基础脆弱,由于大量肥沃土地被库水淹,搬迁留置人口多,耕地少,各项基础设施损毁、报废,生态环境恶劣,导致群众返贫现象严重。
三、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脱贫攻坚工作要求,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巩固提升,加大在建工程的实施力度,力争2019年度村“两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壮大,实现贫困人口产业三重叠加全覆盖;以河南豫淅红公司为依托,大力发展软籽石榴。加大贫困户入园务工,加强技术培训,使贫困户一户都有一名熟练技术专干,增加贫困户收入,并且引导贫困户提高农家乐、小旅店服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本村旅游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事业,并结合自己实际搞林下套种花生、中药材、小龙虾养殖等产业,结合本村实际搞旅游项目,部分发展养牛、养鸡、养猪、养鸡产业发展。目前杨山村已发展农家乐、小旅店共10户,真正达到一村一品扶贫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的增收力,为我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奠定基础。软籽石榴1仟多亩,以国家政策优势,加大贫困户住房条件改善,全村D\C级危房33户,易地搬迁7户,真正做到贫困户住房安全性。全村安全用水户户通自来水,并且通过达标验收,医疗全村贫困户都加入新农合,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无钱看病问题。全村学生都进行义务教育,无辍学现象,吃穿问题有豫淅红公司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每月都能享受打工大约1200元收入,结合三产发展,全村2019年脱贫摘帽没问题。力求使我村外出到上海晨光务工人员在增加17人,积极组织实施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就业政策和措施落实对建档立卡户本年度带来的实际收益;确因特殊原因不能脱贫的,纳入兜底保障。
四、杨山村扶贫规划
①2019年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光伏、危房改造、就业扶贫、低保两线合一、健康扶贫、社会扶贫等措施,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上做文章,使他们在稳定脱贫后,家庭生活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②培训一批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出门务工,打破扶贫过程中的单一模式,多策并举,立体化发展,在发展林果产业的基础上,利用老城镇政府引进的上海晨光笔业有限公司的人才技术,对杨山村有条件的贫困人员进行外出务工前的技术培训,增加务工人员的技术含量,从而使外出务工人员在相同时间内有一个较高的收入。目前外出务工人员15人。
③发展短线产业,进行项目叠加防止返贫现象发生。杨山村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根据杨山村自然和现有条件,在所有贫困户的杏李地里进行林下套种,发展花生、中药材、苜蓿草等,够条件的发展小龙虾养殖、南阳黄牛养殖、野山羊养殖。目前发展小龙虾20亩。林下套种红薯1000 亩;中药材102 亩。养牛17头,养羊21只。
④到就近的扶贫车间打工致富一批。杨山村在扶贫的路上苦干加巧干,利用重度贫困村已经建成的扶贫车间有利资源,动员杨山村部分贫困户到下湾村的藤编车间就近务工,增加收入。就近务工人员12名。
⑤党建扶贫带动一批,利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思想陈旧落后、经验缺乏、信息闭塞,让他们开阔思路、解放思想,大胆走出去,勇于探索实践,根据自己的特长从祖辈以耕种为主的生产模式中走出来。
五、主要措施
(一)2019年将以产业化扶贫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软籽石榴,以豫淅红公司为依托,加大贫困户入园务工增加收入,以整村推进为主体,通过专项扶贫资金加强到户资金的使用效益,壮大村贫困户个人创收能力。
(二)2019年将继续推进实施扶贫小额贷款,大力发展产业。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在良种引进、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扶持行业协会等方面做好工作。
(三)2019年将加大政策扶持,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思路,加强惠农政策的扶持,采取项目扶持、能人包扶、党员干部包扶等形式实施帮扶;通过光伏收益分配、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危房改造、低保兜底等措施,带动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就业是快速高效的致富之路;2019年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力度。加大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地劳动力就业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村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集体经济收入少。这些收入都是通过扶贫资金来发展的,村里没有像样的集体企业给村里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势在必行,想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需要主动出击,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投入到我村,加快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六)申请到户增收项目补助,林下套种红薯、迷迭香,发展农家乐、小旅店发展旅游产业,增加短期收益,加快脱贫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