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上集镇槐树洼村村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槐树洼 村,在 县城向北方向,西淅路两边 位置,辖三个自然村、 5 个村民小组,全村176户685人,两委干部 6 人,党员 29 人,脱贫户 5 户 23 人,监测户 17 户 59人。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责任落实情况。
槐树洼村2021年两委换届,组成两委班子成员6人,帮扶人为县民政局2人,镇政府3人;振兴专干1人。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槐树洼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学习领悟,思想上以习总书记和省委领导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为统领,组织上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统筹好村组干部和帮扶队员两支队伍,发展好村组干部的主体作用和帮扶队员的帮扶作用,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分工合作,有序推进;工作上贯彻落实好政策,精准帮扶,因户施策,防止返贫,压茬推进,落实好行业及产业帮扶政策,保证应享尽享,应纳尽纳,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早日实现小康生活。
2.政策落实情况。
针对每户情况,对照行业帮扶政策,协调落实到位,确保户不漏项,项不漏人,应享尽享。饮水安全保障政策,产业扶贫政策:每年享受光伏公益岗补贴10户;福森助力贷2户;其他有种植油菜、花生、红薯、香菇、迷迭香、芝麻等农作物;养殖猪、羊、蜜蜂、等享受产业奖补收益。就业扶贫: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转移就业,拓宽增收渠道,介绍薛贵玲、张金兰、张雅晴、李瑞华等人在本村山庄务工;介绍薛彩玲在安固商混做保洁员;介绍李全有等人就近务工,实现贫困户增收增效;按照“一户有一人就业”的要求,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提供公益性岗位,进行岗前培训,社会保障类今年享受低保政策74户154人,享受特困供养5户5人,享受残疾人困难补贴18人,重度残疾人困难补贴9人。
3.工作落实情况。
通过开展“两弘扬一争做”活动,智志双扶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的理念。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转移就业,拓宽增收渠道,使每户两业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增收,同比增长10%以上。
4.巩固成果情况。
我村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防范贫监测机制,每月一排查,对十类人员及时排查,及时整改到位;大力发展畜禽、食用菌、瓜菜等优势产业,持续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国家和省上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切实提升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
三、工作落实
1.设计规划到位
槐树洼村在村容村貌改善、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建文化广场、卫生所、村级普惠金融站、村级电商、公厕等服务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但是仍存在重点部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就如何完善槐树洼村重点部位基础设施,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经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通过“四议两公开”充分讨论,共同研究制定了槐树洼村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方案。具体如下:
1、硬化产业项目区与农户通道,道路长2600米,宽3.5—4.5米,厚度18公分,每公里23万元,共计预算投资59.8万元。
2、治理河道4500米(每米15立方米,每立方米230元),每米计款3450元,共计预算投资1552.5万元,主要治理王沟河、鸭子河、南沟河3条流域。
3、架设生产桥梁5座,共计预算投资55万元,其中:①一组王沟河1座,长15米,宽4.5米,高5米,预算投资25万元。②三组青山门口1座,长8米,宽5米,高4米,预算投资6万元。③南沟1座,长8米,宽5米,高4米,预算投资6万元。④全家沟1座,长8米,宽5米,高4米,预算投资6万元。⑤四组窑口跟东风渠上1座,长12米,宽15米,高4.5米,预算投资12万元。
4、打造村部门口小广场,铺设草坪供群众闲暇休憩,修建假山以供观赏,修筑爬藤月季长廊等。
2.产业支撑有力。
脱贫攻坚期间,槐树洼村充分发掘农村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槐树洼村结合县委提出的“短中长”三线结合产业发展思路,在一组种植甜玉米30亩,四、五组种植月季100亩,四组种植南瓜100亩。中线发展甜柿30亩,实现产业全覆盖;长线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修产业道路1000米、学校门前河道治理50米,改造小广场、打水井两眼、架设变压器一台、配高压线路500米、低压线路1500米、水利局投资水毁工程50万元等。
3.乡村旅游起步。
目前槐树洼村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8家。朝阳沟,面积6000㎡,房间12间,法人柴国强。印象丹江,面积7000㎡,房间10间,法人李勤。移民农家乐,房间6间,法人王健。淅西景都酒店,房间15间,法人姚月萍。向阳公社,面积6200㎡,房间21间,法人赵红伟。园林山庄,面积12000平方米,房间35间,法人刘金鸽。以上农家乐安排本村及周边村庄20余人就业。招商引资3000万元,建成集乡村旅游度假、休闲养生、林果采摘、水上娱乐为一体的海豚湾动漫水上乐园,安排本村及周边村庄50余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