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4
我村已按照年度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杨营村年度规划
(2024年)
上集镇杨营村位于上集镇东南部7.5公里处。全村总面积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9亩,公益林面积3849亩,下辖7个村民小组,310户1222人。
“星旗同创”工作开展以来,杨营村两委干部转变观念,真抓实干,星旗同创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2024年杨营村总目标:三面红旗全部争创成功,五星支部全面争创成功。杨营村各项工作在黄龙服务区位居第一,杨营村是服务区的领头羊。
一、党建工作(讲党性、比奉献、树形象、促发展)
加强党员思想和教育建设,以抓党建促发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我村党支部切实加强党员思想建设,坚持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用政治理论学习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讲学习,讲政治,讲原则的良好风气,村支部队伍的自身建设,通过各类会议,学习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牢固树立开拓意识、奉献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制定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党风党纪教育,使广大党员从思想上行为上廉洁守法,不断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切实抓好党建工作, “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亮职务、亮身份、亮职责),制定了半年工作规划、全年工作规划、三年工作规划、五年工作规划。使每项工作有章可循,目前半年工作已有序完成。
二、五星支部创建
“星旗同创”工作开展以来,杨营村两委干部转变观念,真抓实干,星旗同创成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2024年杨营村总目标:三面红旗全部争创成功,五星支部全面争创成功。观念一转天地宽,能力一提底气足,作风一变万象新。在开展“星旗同创”工作时,我们破除村干部“等一等看一看”的观念,传达“等着干不如先干一步”的思想理念。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使村干部开阔了眼界。通过不断教育引导,村干部和党员也都认识到“星旗同创”工作是趋势所致、形式所需、发展所系。杨营村“两委”干部永葆拼的精神、闯的劲头、干的作风,以一往向前的精神状态和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把杨营村建成“杨营村、惹人醉、不思归”的和美乡村。使环境整治由一时美向长期美转变,由点上美向面上美,由外在美向内在美延伸,逐步使村庄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天天都是创建日,人人都是创建者,户户都是参与者。目前,杨营村村干部都能在星旗同创工作开展中,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共同出智出力。
村庄旧貌换新颜,群众乐开花
在宜居方面,突出抓好村庄分类规划和建设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搞建设。规划设计,注重空间布局上留“白”、生态环境上留“绿”、特色保护上留“旧”、文化传承上留“文”、建设风貌上留“魂”。
杨营村打造以“书香杨营”为主题,2022年我村以“英才巷”为重点进行实施,2023年在“书香杨营”的基础上进行延伸为“书香苑”,致力于规划建设为村里人叫好的和美乡村,既塑形又铸魂,既好看又耐用,既有乡土味道也有别具特色。2024年度杨营村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延伸精进。
4、 2024年争创“平安法治星”
“平安法治星”争创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实现“五零”平安创建达标和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杨营村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制度,做好综治宣传和巡逻打更等工作,落实综治、信访值班制度,重视黄金五分钟,重视第一个接听电话,首听负责制,成立一个民调机构吸收村德高望重群众,快速、及时反馈信息,接报后第一时间到现场,把群众诉求解决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同时积极摸排现有群众矛盾纠纷,积极主动予以协调处理。继续加大无访村创建力度,持续“四连冠”,把政治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工作。
为了提升人居环境,我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三年的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提升,村庄环境整洁有序,村民的环境意识、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基本完成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无害化处理。我村绿化面积达到67%,被评为市级“森林乡村”,目前我们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增加绿色产业、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争取获得省级森林乡村。
三、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我村共建档立卡户脱困户及监测户42户105人。近年来,我村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和“五条途径”的要求,坚持因户施策、一户多策,坚持保障与增收、短期和长期相结合,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并进。科学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更加注重脱贫质量的提高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激发,在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提升脱贫质量上,先后实施了到户增收、产业奖补养殖业补贴,安排公益性岗位17人,同时,还实施了金融扶贫、技能培训、危房改造、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系列措施,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增加了贫困户收入,改善了贫困户居住条件,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已全部脱贫。
四、信访稳定工作
强化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密切干群关系,摸排不稳定因素,坚持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我村社会治安得到明显改善。目前为止是无访村。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活生产条件
杨营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均已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已具备整村脱贫的条件。过去的老村部,现已焕然一新,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上配套有相应的文化健身器材,供全村群众健身娱乐,建设有80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配备有合格的乡村医生,使群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2018年向上争取资金200多万元,为我村李庄和小李庄修建两座便民桥,并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为杨营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群众满意度、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为止,我村已实现组组通道路,正在申请实施户户通道路,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大便利,增加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七、产业方面
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仍然要保持原有的干劲儿,争创经济大村发展是硬道理。大力发展产业基地建设,目前我村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发展产业.
杨营村历年来群众以生产加工红薯粉条为主要产业。目前我村围绕“土特产”三个字做文章,找准定位、扬长避短,打好“珍稀牌”“生态牌”“文化牌”。一是因地制宜选良种。杨营村70%的耕地分布在丘陵坡地,有悠久的红薯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红薯种植经验,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和传统技艺优势,杨营村在种植原有本地粉薯、紫薯的基础上,新引进产量高、品质好的西瓜红、济薯-25等品种,不断提高红薯产业的产量和品质。二是科学种植促增收。杨营村按照“基地规模发展、种植科学标准、辐射带动群众”的思路,由村集体牵头流转土地100亩打造示范种植基地,栽植前整地、起垄、打药、除虫,栽植时统一采用卧苗法,适宜片区统一铺设地膜。积极开展红薯新品种、种植新技术的推广,关键农时邀请农业专家开展田间授课、技术入户。通过科学种植、精细管理,以良好经济效益示范带动全村群众主动发展红薯产业。三是延长链条提效益。在推动红薯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同时,杨营村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引导群众以传统工艺生产纯手工红薯粉条,并延伸发展酸红薯叶菜、红薯凉粉、蛤蟆鱼、红薯干、红薯丸子、酸辣粉等产品,已初步形成集种植、储销、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红薯产业附加值不断提升,户均增收达5000元以上,真正成为群众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致力于提升群众收入,使老百姓实现在家门口稳岗就业、致富增收的愿望。
总之,在产业发展工作中,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创新工作机制,有属于杨营村独特的工作方案办法。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着重培养技术人员、土专家,使群众切实感受到技术在自己手里,增加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满足感、获得感、荣誉感。
八、教育扶贫
近年来,我村优秀大学生人数增多,在2023年高考中,我村有6名大学生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村学生学习氛围更加浓厚,群众思想认知上得到了洗礼。由于我村尊师重教,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同时获得市级“文明村”,2024年我们继续努力,朝着省级文明村稳步前进。
九、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村班子正在建章立制当中,我们将以最严厉的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真正做到服务群众,做百姓心中的领路人。
十、下步工作打算
我村“两委”班子成员将继续深入研究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习周边强村、富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根据杨营村实际情况,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向继续努力,想方设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群众收入,与援建单位加强对接,主动借势、借力、借智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在能够保证村级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争取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坚信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驻村工作队和村组干部的齐心协力下,一定会使杨营村发展成为一个秀美的杨营、文明的杨营、富裕的杨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