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政务公开
    • 村务公开
    • 财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便民服务
    • 惠民扶贫
    • 惠农工程

所属栏目: 村务公开

村情概况

2024-03-12


武店村2023年村情概况

 

一、村情概况

九重镇武店村位于镇政府西南9公里,与南水北调渠首直线距离2公里。全村面积约4.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99.13亩,林地面积1500余亩,全村9个村民小组,共696户2844人,其中妇女385人、儿童218 人,党员61人。现有建档立卡脱贫户68户,238人,监测户2户6人。该村是十三五期间九重镇唯一贫困村,脱贫攻坚期间,先后4次代表淅川县接受国家、省、市组织的评估考核,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我县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展现了担当、贡献了力量,走在全县前列。2021年武店村确定为全县乡村振兴示范村。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展情况

1、责任落实情况。武店村2021年两委换届,组成两委班子成员5人,帮扶单位为河南省省委组织部、淅川县政府、淅川县农业农村局、淅川县交通局、九重镇政府、九重镇卫生院、九重镇农村信用社、武店村委会在我村帮扶,其中,省委组织部1人,县政府1人,县农业农村局2人,县交通局3人,镇政府8人,镇卫生院1人,镇农村信用社1人。自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以来,武店村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学习领悟,思想上以习总书记和各级领导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为统帅,组织上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统筹好村组干部和帮扶队员两支队伍,发展好村组干部的主体作用和帮扶队员的帮扶作用, 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分工合作,有序推进,工作上贯彻落实好政策,精准帮扶,因户施策,防止返贫,压茬推进,落实好行业及产业帮扶政策,保障应享尽享,应纳尽纳,稳定脱贫,与乡村振兴紧密衔接,早日实现小康生活。

2、政策落实情况。针对每户情况,对照行业帮扶政策,协调落实到位,确保户不漏项,项不漏人,应享尽享。产业扶贫政策:我村以软籽石榴为主,仁和康源公司流转我村1800余亩土地,种植软籽石榴,涉及脱贫户32户;脱贫户自主发展种植油菜、花生、红薯、艾草、桃,养殖马、牛、羊、猪、蜂等产业享受产业奖补收益。就业扶贫: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引导转移就业,扩宽增收渠道,李荣喜、李巧云在等汤山湿地公园务工,邹许朋、乔玉山、邹许斌在仁和康源石榴基地务工,邹会勇、程光英在扶贫车间务工,同时通过以奖代补,实现贫困户增收增效,今年共申报58户64人享受务工奖补;按照“有劳动力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的要求,根据每户的实际情况,提供公益性岗位,进行岗前培训,现有42人参与公益性岗位另有47户享受光伏公益岗位,年收入2000元;今年共有36名学生享受教育补贴,3名职业教育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补助,35人享受短期技能培训补贴;社会保障类今年享受低保政策54户212人,特困供养户14户15人,其中集中供养3人。

3、工作落实情况。通过开展“两弘扬一争做”活动,智志双扶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勤劳致富的理念。鼓励有劳动能的贫困户引导转移就业,拓宽增收渠道,使每户两业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增收,同比增长10%。

4、巩固成果情况。一是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通过农户自主申请,村组排查和行业部门反馈预警信息,坚持月排查,发现返贫致贫人员及时上报及时纳入;二是持续发展种植、养殖等优势产业,持续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三是在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国家和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切实提升了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

三、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武店村落实短中长三线产业布局,短线:建设扶贫车间一座1080平方,用于食品加工,贫困劳动力可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机会。流转120亩土地,建设武店农庄,种植蔬菜,供应南水北调干部学院餐厅蔬菜需求,解决本地群众务工需求。建设光伏电站厂占地12.54亩,可使贫困户每年享受2000元的补贴。中线:仁和康源公司流转1800亩种植软籽石榴,每亩每年土地租金800元,旱涝保丰收。平时,群众可到基地进行务工,从而实现“一地生三金”(租金、薪金、奖金)的持续增收,确保贫困户收益最大化。长线:以汤山湿地公园为中心,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为依托,借助南水北调干部学院的引领,利用省派第一书记带贫资金,流转土地180亩,打造农旅一体的“武店农庄”(南水北调干部学院教育体验基地),同时实施了武店游客中心、北京小镇、文化街、民俗街等工程项目,助推了武店村长线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