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
西簧乡新建沟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一.基本情况:西簧乡新建沟村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12公里处,全村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全村9个村民小组,296户1017人,党员27人。通过劳动力排查,有591人稳定就业,耕地650亩, 荒山益林 12000亩。系统内现有脱贫户44户,13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5户14人,目前已消除风险监测3户9人。
二.产业发展模式:
1.养殖类:
(1).全村目前养羊780余只,其中淅川县牧冠牧业有限公司养殖500只,到年底前扩繁至1000只以上,20户通过现金入股进行带动(每户入股3000元,年底分红600元);另有4户自行养殖280余只。
(2).全村目前养蜂640余箱,其中淅川县绿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500箱,其中150箱是由25户脱贫户购买,放在合作社进行代养,每年分红100元/箱,户均分红600元。另有10户自行养殖140余箱,每年收益500元/箱,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
(3).养牛16头,2户群众自行养殖。年净收益2000元/头,户均增收16000元。
2.种植类:
(1).全村目前种植黄姜360余亩,为农户自行种植,带动120余户,2023年湿黄姜每斤0.8元,两年生每亩产出3300斤,亩收入2600元。黄姜每亩需种子300斤,每斤1元,化肥每亩100元,每亩支出500元。黄姜两年亩净收益2100元。
(2).核桃210亩,为农户自行种植,带动50户左右,亩效益3000元左右。
(3).油牡丹153亩(第五年),其中83亩为农户自行种植,带动31户,油牡丹为五年生作物,亩年效益1000元左右。另有70亩为村集体利用撂荒地及核桃林下套种,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4).莲翘30亩(2023年湿莲翘每斤30左右),每亩每年效益15000元左右。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三、就业创业:
全村劳动力619人,其中就业创业人数591人(种植养殖58人,灵活就业103人,公益岗位13人,企业务工338人,自主创业79人)就业率95.5%。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已培训90余人,其中45人已持证。
四、村集体经济:20.8万元
1、壮大村集体经济投入福森分红3.25万元;
2、组织部拨付扶持集体经济资金5万元;
3、村香菇大棚出租,租金8000元/年;
4、村内新建设羊棚1000平方,已出租,年租金2万元;
5、村集体油牡丹收益7.75万元;
6、村集体流转土地40亩建设公墓,年租金2万元。
五、工作亮点及做法
短期规划:新建沟地理位置特殊,在家常住人口只有64人,可发展种养殖利用空间多,依托本村土地资源优势,可以大力发展养羊和养土蜜蜂;目前,淅川县牧冠牧业有限公司和淅川县绿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前期的摸索、发展,已选好适应新建沟村发展的羊、土蜜蜂品种并熟练掌握养殖技术,具备扩大规模的条件;淅川县牧冠牧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带动20户通过现金入股、通过优势品种和技术带动4户自行养殖280余只,村民高入林看到效益后目前已规划选址10亩地并注册淅川县西簧羊欢畜牧业场,正在土地条规进一步完善手续,马上投入使用,场地可养殖3000余只羊。
中长期规划:本村已和淅川县牧冠牧业有限公司沟通决定,加快全村养羊达到5000只以上,开始完善养羊产业链,第一先村集体利用本村的闲置土地,大规模种植牧草;第二村注册品牌;第三村集体办理屠宰许可证;第四进一步延长完善集养殖、屠宰、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为一体的产业链。联农带农机制:第一规模扩大后用工量增加;第二向农户采购育肥羊所用的玉米,麸子等饲料;第三流转土地种植牧草;
依托淅川县绿莹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本村注册土蜜蜂品牌,主要打造原生态、零添加、无公害土蜂蜜。利用项目、资金等支持,合理规划场地并完善土蜜蜂养殖、加工基础设施,利用“互联网+”的形式,采取线上直播和网络销售平台进行土蜂蜜销售。联农带农机制:合作社无偿提供种蜂和养殖技术,房前屋后可以养蜂并由合作社统一收购销售;
计划5年之内,逐步将上述落实,村集体收入达到60万,将新建沟村打造成一个特色养殖村。
六、帮扶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县人武部是新建沟村星旗同创帮扶单位。自 2022年 4月开展工作以来,先后为新建沟村投资5万余元在曾家组建设文化广场,投资8万余元在曾家组利用荒废土地建设养殖基地。2024年,正在为新建沟村争取农业农村局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