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政务公开
    • 村务公开
    • 财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便民服务
    • 惠民扶贫
    • 惠农工程

所属栏目: 村务公开

村情概况

2024-03-07

刘营村概况

 

一、基本情况

刘营村位于九重镇政府西5公里处,西距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3公里,北邻315省道,南接引丹大道,全村辖10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地域面积5450亩,耕地面积4450亩,人均1.6亩。村‘三委’班子健全,党员54人。

二、贫困状况

全村总户数544户2676人。建档立卡脱贫户46户,118人,其中低保脱贫户22户77人。特困供养脱贫户21户2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15人,全村低保户181户308人,残疾人户98户105人,十类户194户978人。2017年脱贫2户6人,2018年脱贫2户10人;2019年脱贫26户51人,2020年脱贫16户37人。全部脱贫之后,经走访排查和‘四议两公开’刘营村新发生监测户二户。

建档立卡脱贫户43户103人中,因病致贫29户60人,户数占比67.4%;因残致贫10户30人,户数占比23%;缺技术致贫2户5人,户数占比6.38%;缺劳力致贫1户3人,户数占比2.3%;因学致贫1户5人,户数占比2.3%;贫困发生率为0.3%。

三、产业发展情况

为了更好的发挥产业发展在脱贫攻坚路上起到主导和推动作用。我们村把产业发展做为主要抓手,根据农村现有条件,因户致宜、因人致宜、较好的扶持了以范利柱、范利印等户的产业发展;在很短时间内基本上脱了贫。范利柱纳入贫困户以后在国家资金扶持下买耕牛五头,每年纯收入单殖一项就两万余元。脱贫户赵孔得、范利印、邹山金、范利罗、宁作伍、范利朝、范仁等、陈新法等户,每年仅靠养殖一项就远远超出了脱贫线;范恒成、周胜凡、范恒科等在帮扶责任人的指导下大面积种植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获得了国家5000元的产业奖补。范利江、郭冉、范利朝、范恒成等脱贫户则根据自身情况,外出务工每月都在三千元以上,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的推动了脱贫步伐、增加了本户的经济收入。

四、基础设施建设

1、2018年在帮扶单位淅川县移民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成村村通道路2.1公里、2019年建成村村通道路1.8公里、造价20万元的村村通桥梁一座。2020年建成实施了村村通2.5公里、造价40万元的跨河沟桥梁一座。

2、村内已通客运班车,已实现通客运班车和网约车。

3、农村饮用水情况;全村饮用水都符合安全卫生标准,人畜用水安全,所有农户取水时间均不超过20分钟。水利卫生等职能单位每年对刘营村水质进行检测,均符合标准,并出具了水质监测报告。

4、生产生活用电;全村通电率达100%,户户通电率达100%。

五、公共服务设施

1、广播电视户户通、目前全村广播电视通过无线、有线、卫星三种技术全覆盖。

2、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9年刘营村建成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囊括了篮球场、简易戏台、体育健身、广播器材、宣传栏、文化活动娱乐等等之文化设施。

3、标准化卫生室;2016年我村建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室,面积80平方米,设有诊断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四室相对独立、分区合理,配村医二名,拥有淅川县卫生局颁发的【执业医师资格证】。

4、全村已实现通宽带,可为所有农户提供2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服务。

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五保、低保及无独立生活能力的人员实现应保尽保,达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文明。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基本解决全村环境脏、乱、差等现象。实现乡风文明。以‘文明户’评比为、文明村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使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建成邻里和睦、独居特色的美丽村庄。

七、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有村支部书记郭春国任组长,刘国峰任副组长,两委班子其他副职为成员。建立考核责任制,细化工作目标,量化考核办法,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精准扶贫的每项工作责任明确、

扎实推进、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

2、广泛宣传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发挥全体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并教育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建议,充分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为早日实现脱贫规划目标而努力。

 

刘营村委员会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