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政务公开
    • 村务公开
    • 财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便民服务
    • 惠民扶贫
    • 惠农工程

所属栏目: 村务公开

金河镇元山村委员会任期内年度计划

2024-03-07

元山村委员

2024年度工作计划

2024年度,元山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围绕“星旗同创”这一主线,瞄准建强组织、强村富民目标,本着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原则,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计划重点在打造人居环境、推动产业发展上开展工作,现制订计划如下。

一、党建工作情况。我们主要突出抓班子带队伍,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强化“三会一课”,严格“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突出党强引领,强化“两个作用”,以坚强的党建推动各项任务的开展。一是突出抓好“星旗同创”工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帮助元山村制定了《元山村“星旗同创”实施方案,建立创建工作台账,明确了创建方法步骤、时间节点,在全村张贴创建宣传标语,设置创建宣传专栏,为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协助抓好村两委建设,加强对村委班子成员的教育管理,开展经常性教育活动,使村委班子成员沉得下心、扎得下根,努力工作,一心为民,培养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工作劲头。三是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经常性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制订学习计划,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活动开展次次有人抓,件件求落实,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注重预备党员的培养,为充实党员队伍建设,驻村工作队和村委班子注重培养积极要求进步,党性产

场坚定,愿意为民服务的人员加入党组织。二是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党风政风、廉政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提升为民服务和履职水平。五是组织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培养文明新风和村民主人翁意识,通过活动增强村民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二、打造人居环境。我们元山村有13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各个自然村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基础设施都不同,采用全面铺开的方式也不现实,经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研究,我们一致同意,采用先重点突破,然后全面推进的方式来开展此项工作。经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商议,重点打造黄家沟居信环境。落实县里发展庭院经济相关文件,以村美户美为目标,鼓励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种一上小菜园、垒一个小鸡舍小猪圈、种几棵果树,这样既增加了村民收入又美化了环境,我们将在几户成功打造后,在全村全面推开,争取把元山村打造成村美、户美的宜居幸福之村。

三、推动产业发展。我们元山村产业发展受多种因素制约。一是缺乏人才,二是缺乏资金,三是地理条件、自然环境不是多好(山坡地、沟档地、地块小、不能灌溉)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迎难而上,决定从小处着手,从实处做起。一是号召在外优秀人才回村创业,为村里发展出谋划策。号召本村青年闫新来已回村投资乡村旅游,开展民宿、露营、有机蔬菜种植、土猪土鸡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等。通过乡

村旅游来带领村民致富。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我们本着村里实际,采用小步快跑的方式来发展产业,我们考察了胡槡、艾草、虎头根、金丝菊种植、黑猪、波耳山羊养殖、土鸡散养等,但我们村民代表商议时,一致认为不能冒进,我们村的老百姓赚起赔不起,所以结合实际,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集资租地30余亩,种植高产小麦、喜获丰收。依托农助农合作社,鼓励村民入社,实行分散种植、分散养殖,统一管理,为村民增收,促乡村振兴。

四、责任落实情况。面对疫情带来的国际、国内形势转变,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四个不摘”的要求,一是责任到人,压实责任。组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人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成果重要论述及相关文件精神,压实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责任,强化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支部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干包片,每人分包一个小组(自然村),定期深入分包小组,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二是对标巩固,理清思路。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工作,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做好“2个持续”,持续做好脱贫人口的帮扶工作,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1个模式”,坚持“短中长”可持续发展思路,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发展,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健全“1个机制”,健全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建立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守牢“1个底线”,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三是聚焦问题,强化整改。聚焦中省

后评估反馈的问题,我村举一反三,全面排查,通过对标自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五、政策落实情况。按照中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本方略和省、市、县具体工作要求,围绕脱贫户、监测对象户,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提升帮扶效果,全面落实政策。一是抓实教育保障。结合教育扶贫政策和“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确保脱贫家庭子女学前教育“零”拒绝;义务教育阶段“零”负担;高中中职阶段教育“零”学费;大学教育阶段“零”失学。二是深化医疗保障。针对因病返贫致贫这个难题,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大病补充保险、医疗救助和南阳市“政康保”工程等政策,确保“一站式”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即时结算等政策落实到位,减轻群众看病用药负担。实现脱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三是夯实住房保障。扎实开展危房改造再排查和质量集中整治行动,确保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目标,且对已经改造过的危房质量进行全面排查,质量不合格的全部进行重新改造。四是强化饮水保障。饮水是否有保障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工程,继续开展饮水安全排查工作,对安全饮水项目中水管损坏、电力系统有故障的及时进行维修,全面巩固提高保障我村居民能用上放心水。五是落实金融保障。针对有贷款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凡是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全部予以推荐,为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产业发展受资金限制难题,增加脱贫户、监测户收入,确保应贷尽贷。六是做实产业保障。一方面坚持“短中长”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思路不动摇,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发展理念,把产业、就业作为增收主渠道,主攻短线产业,鼓励农户自主发展产业实现持续增收。另一方面聚

焦特色产业,强化品质管理,形成 “一村一品”发展格局,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原则,我村发展有油牡丹、黑小麦、养牛、养羊等特色产业。七是筑强兜底保障。坚持对特困供养人员、重度残疾人员、重症慢性病人员、失能、半失能人员、孤儿、孤寡老人等“六种情形”人员排查,建立台账,确保兜底政策落实无遗漏。八是加大宣传保障。建立村、户两级“政策明白人”队伍,扎实宣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政策,确保政策落实率百分之百。

六、工作落实情况。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推进乡村振兴总进程。一是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机制。我村每月召开工作会议,重点研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根据县级反馈预警信息,组织好排查核实工作,同时聚焦监测对象,坚持精准施策,健全工作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同时,结合5月份、10月份集中排查帮扶工作。二是建立整改联动机制。聚焦中省后评估和中办交办反馈的问题,主要做好基础信息、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三保障、兜底保障、人居环境、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对照清单举一反三,全面排查,确保共性问题排查到位、整改到位,。三是建立产业奖励机制。根据省委提升出的“五星支部”创建和县委提出的“三面红旗”争创工作要求,我村按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发展理念,把产业、就业作为增收主渠道,聚焦已形成的“短中长”特色产业,同时结合县级出台的奖补政策,提高群众和经营主体产业发展积极性。四是建立稳岗就业机制。结合正在开展的“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我村利用雨露计划实用技术培训,对有培训意愿的脱贫劳动力和

监测对象,及时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扩宽群众就业渠道,增加群众增收。五是建立人居环境整治机制。我村每周二、周五为环境整治日,各村组织公益岗、群众进行村容村貌、户容户貌集中整治,同时逐村民小组打造,每个月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村逐村民小组进行打造,确保打造一个管护一个,做到人居环境整治的持续性。六是健全项目申报机制。根据村实际情况,以促进产业发展为重点,补齐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为目标,结合县级出台的政策,用好用活“先建后补”政策促进村级产业发展,提高经营主体积极性,落实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同时按照项目后续管理相关要求,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定期对项目进行排查,确保项目运营正常、效益发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