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
彪池村2024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金河镇彪池村位于金河镇政府向西北5公里处。全村总面积5030亩,下辖10个村民小组,314户1186人。
二、产业发展方面
1、合理利用资源。金河镇彪池村“两委”积极谋划村级产业发展,多次召开村两委、村民群众会议,认真分析研究本村现有资源禀赋,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目标,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方向和模式,确保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
2、探索带动模式。彪池村现有主导产业为蔬菜大棚和小樱桃两项,为实现主导产业产值增加、带动率提高,彪池村分类型探索带动模式,一是蔬菜大棚产业。为保证蔬菜的品质,彪池村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为目标,加强技术管理和监管,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选择优质品种,创新产业发展模式,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大棚蔬菜260亩,带动85户农户,每年每亩保底收益700元;且农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带动40余人,人年均务工收入0.5万元以上。二是小樱桃产业。彪池村围绕“一颗樱桃”,通过“培植示范户、确定示范村、多渠道扶持”等措施,采取“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的产业发展模式,引导带动200余户农户在房前屋后、荒山荒地等处“见缝插针”式种植樱桃树,抱团培育樱桃产业。同时,村级合作社对小樱桃产业进行统一管理、技术指导、销售,加大樱桃基地建设投入力度,补植补造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樱桃,努力把小樱桃做成大产业。
3、营造品牌效应。彪池村已发展的蔬菜和小樱桃产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还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对此,彪池村将以唱响蔬菜、小樱桃品牌为方向,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申报产品认证、打造淅川县“菜篮子”和城郊“花果山”。
三、文明宜居创建方面
以“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为目标,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两弘扬一争做”活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治理“六乱”、开展“六清”为基础,强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使农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构建“人美、户美、村美”立体化“美丽乡村”新格局,促进宜居宜业。
(一)村容村貌。视野范围内:1、无乱搭乱建,2、无污水横流,3、无垃圾乱堆,4、无粪堆柴堆草堆,5、无残墙断壁,
6、无杂草从生,7、各类生产生活用品排放规范整齐,道路、坑塘、沟渠和庭院内外积存垃圾全部清理干净,8、道路干净整洁,9、坑塘及公共场所绿化、房屋立面美观,10、有规范的宣传栏、文化墙。
(二)户容户貌。1、入户路面平整,无杂物、杂草、垃圾,生产生活物品摆放有序,2、庭院干净整洁、无明显破损院墙,家庭内外整体环境保持清洁卫生,3、家禽家畜分置圈养,圈养区域基本整洁,4、建成达标的户用卫生厕所,5、厨房内厨具排放整齐,基本达到干净、卫生,6、室内外无老化、破损的电线线路,电线架设安全、规范、合理、美观,7、生活污水排放暗道化,无污水乱泼、乱排现象,8、院内净、卧室净、厨房净、厕所净、个人卫生净和院内物品摆放整齐。
(三)文明乡风培育。评选的各类“美·好”活动扎实有效,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有乡贤、党员、最美人物为重点的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有效,推动全村文明建设的平衡发展。
四、社会治理方面
以“三零”创建为目标
(一)积极预防化解矛盾。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落实相关专职人员,每月至少集中组织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并及时录入综治网格化信息平台。进一步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重大矛盾纠纷、重大不稳定因素排查、登记、制度,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目标。不发生影响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重大群体不良事件,赴京赴省上访和集体上访活动得到控制。
(二)、建立完善处置突发群体不良事件预案,及时掌握有关群体不良事件信息,处置果断稳妥,无事态扩大、激化现象。
(三)、落实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各项措施,不断增强全社会反邪拒邪,并对重点人员每月进行思想教育,努力促其转化。
(四)、加强巡防队伍和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实现群防群治工作由治安防范向化解矛盾、法律服务、交通安全、消防宣传、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拓展。
总之,彪池村将举全村之力,确保2024年底成功争创“三面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