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政务公开
    • 村务公开
    • 财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便民服务
    • 惠民扶贫
    • 惠农工程

所属栏目: 政务公开

多措并举,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荆紫关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2023-12-26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荆紫关镇党委、政府按照“因地制宜做规划,三产融合谋发展”的思路,多措并举,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取得了初步成效。

图片

明思路,抓发展

图片

在充分调研全镇32个村土地资源和产业基础的情况下,明确了“一产做特、二产做强、三产做精”的思路,把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即:对农业基础好的村,村集体带头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基地,集体主导群众土地入股龙头企业带动,做到集体能增收,群众有租金和务工收入,实现“一地生三金”。设立荆紫关镇就业创业基地,盘活村集体闲置房屋,为小作坊落地提供场所,重抓“伞部件”加工,不断延展健全产业链,目前全镇已有利用村部闲置房屋创办的“伞部件”加工点18个,使村集体增加了5000元至12000元的租金收入。倡导临街村以古镇旅游为载体,开办特色农家乐或民宿,盘活古街店铺。南街、北街、中街3个村利用古街闲置房屋集体开办了美食、购物等特产店,今年国庆节假期创收约5000元。

图片
图片
图片

建机制,助发展

图片

通过实施“四大工程”,着力解决集体经济发展底子薄、人才缺的问题。一是实施“雁阵”工程。通过“头雁领航、群雁随航、归雁助航、雏雁续航”的“雁阵”工程,培养如庙岭村、新石门村等六名优秀带头创业的村党组织书记。联络了152人荆紫关籍在外优秀人才,建立了有84人组成的村级后备干部库,培养各村致富带头人为后备干部,以新人新思维来完善、充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实施“建功立业”工程。以驻村第一书记为重点,以派出单位为后盾,集中县直单位优势资源,围绕村集体经济增收建设不低于50亩的产业基地,建立至少一个就业车间。三是实施“四个一”工程。以“一村一基地、一村一车间、一村一游园、一村一章程”助推“星旗同创”。通过“周统计、月评分、季观摩、年考核”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实施“输血”工程。在村集体经济余留资金的基础上,充分整合利用好上级扶持资金、乡村振兴项目衔接资金、驻村第一书记自筹资金、乡贤捐助资金等“输血”资源,立足村情,跳出固有思维,找准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敢于投资,善于投资。

图片
图片
图片

树典型,带路子

图片

选取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好的村作为典型,总结发展经验,组织其他村观摩学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全镇形成竞相发展的局面。如:位于镇区中心的中街村,运用县财政扶持资金购买旅游观光电瓶车,服务古镇旅游发展,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万元。穆营村积极协调流转土地,并利用上级扶持资金建设烘干车间、仓储车间租赁给基地使用,每年租金收益约2万元。庙岭村利用集体资产转租赁给中药公司,在公司落地后,不断形成了以中药种植、收购、晾晒、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中药产业链,在每年为集体增收10万元的同时,助力了该村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群众就业、物流、研学等发展目标,助推全镇中药材市场建设。

图片
图片

下一步,荆紫关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解放思路、开阔思路,力争使全镇集体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