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7
2012年5月8日上午,在淅川县毛堂乡“万亩茶叶基地”示范园,汽车沿着水泥山路蜿蜒而上,浓密的山林四周一块块平整的山地上,一颗颗小小的茶叶幼苗抽出片片新叶,展现着生命的顽强与种植者开发山地的艰辛。
在这个“万亩茶叶基地”示范园区,淅川县丹江缘茶叶有限公司老沟基地已于2011年底在此签约3000亩山地用来种植茶叶,主要种植白毫早、乌牛早、中茶108、龙井43、安暨白茶、金观音、金玫瑰七个品种。目前已种植700亩,明年春季将全部种植完毕。
丹江缘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凤华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前身是南阳市果园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在淅川县有8个生产基地,其中5个生产基地种植核桃与石楼,经济效益相当好。但南水北调工程开建后,在当地政府的号召下转为种茶。
“核桃、石榴的生态效益不如茶树”,唐总说,“茶树非常密集,株距与小行距都是33公分,大行距1.4米,一亩地正常情况下可种植5500棵茶树,三年后茶树树冠高达60公分,如同地毯一样覆盖整个山坡,能有效地保护水土。倘若种植核桃树,30平方米内只能种4棵,生态保护就不如茶树。”
在种植茶树的山地上,记者看到茶叶幼苗周围布满碎石块,如此贫瘠的山地也能种茶?该公司唐总告诉记者,茶树生长有其特殊性,适宜在弱酸性土壤生长,经过多次检验,此处山地土壤PH值均为5.5,非常适合茶树生长。但是土层不深,每亩山地花费800元用来平整土地上,在种植茶树之前,用挖掘机通盘深挖1米,以保证茶树根系能往下扎。
据毛堂乡吕书记介绍,这些山地村民原先只能种植豌豆,现在土地流转后,每亩土地农民可获得230元租金,同时又可到山地上打工,为茶树除草、浇水、剪枝,包括三年后采茶。“他们不投种、不投肥,不怕天干不怕雨涝,也能获得好处。”吕书记说,之前也有个别农民种植茶树,但是一个人的力量达不到集约化的程度,也种不好,这样百姓都很欢迎。
为了当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吸引商人投资种茶,淅川县政府2012年出台1号文件,对种茶者实行奖励政策,连片种植500亩以上、成活率达到90%以上的茶叶种植基地,每亩茶苗补助1000元,加之地租补助、地膜补助,连续三年每亩地补助2500元。
丹江缘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唐凤华说,目前已种植的700亩茶园,土地长度近3公里,为解决水电问题,淅川县政府投资24万从山下到山上修建5条线路,建立5个水窖以保证茶树灌溉需要。目前茶树长势良好,成活率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