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3
新石门村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一、新石门村基本情况分析
1.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新石门村位于荆紫关镇区以北2.5公里处,北接双河村,东至菩萨堂村,南街汉王坪村,西邻丹江河,管辖6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村,290户1198人,新石门村“两委”班子5名,党员30名。全村总面积8.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亩,荒山地面积8000亩。宽坪沟流域穿境而过,甜润着青山大地,境内有资源深厚的罗汉洞和鸡冠石风景旅游景点。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具有十足的发展优势。
2.社会经济情况及村庄现状建设状况
全村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核桃,红花、凤仙花中药材等,养殖主要发展猪、牛、羊、蜜蜂等。由于历史原因,村域内现有住宅建筑大都沿道路而建,错落无序,大多数居民点相对比较分散。村内功能设施不全,绿化不成体系,环境卫生较差。除个别住宅外观别致、造型新颖,达到小康型标准外,其余大部分房屋多为二层、三层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建造的砖混结构楼房,房型老化、单一、陈旧,结构不合理,缺乏科学设计理念。
目前村域内道路经过几年的土地整理已基本形成体系,但部分道路质量较差。通村公路基本已达到村级公路标准,部分通组道路也已达到标准,大部分为水泥路。
产业发展情况:新石门村村域范围面积约8.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亩,荒山地面积8000亩。全村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核桃,红花、凤仙花中药材等,养殖主要发展猪、牛、羊、蜜蜂等。
社会治理情况:新石门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一是健全村级重大事项、重大问题由村党组织研究讨论机制,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二是健全社会治理工作体系。通过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等宣讲活动,从而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三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采取约束性强的措施,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不良社会风气进行治理。四是调处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加强农村普法阵地建设,打牢普法根基。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五是深化“一村一警”工程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建立防范长效机制,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的安全隐患。
文明宜居情况:(1)村庄分散建设,土地浪费严重
由于历史原因,居民点分布较为分散,村庄中住宅布局较为凌乱,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难度,不利于节约土地,不利于生产力的协调和发展,给机械化耕作带来难度。
二、2023年度工作计划
(一)建强村党组织工作
1.工作任务:培养村后备干部1名,发展党员1名。
第一季度:利用春节在外优秀人才、务工人员返乡时机,发现适合在村发展的后备干部1名;第二季度:鼓励后备干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递交入党志愿书的村名深入交流考察;第三季度: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人名,培养中共预备党员1名。
2.工作任务:加强村党组织书记的业务指导、能力提升和素质培养。
第一季度: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当前农村重点任务推进落实,通过面对面讲、全方位带,让村党组织书记在学中干、干中学,及时总结工作做法、掌握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处理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第二季度: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共同外出到先进村考察学习。探索学习寻找产业发展的新思路,遇到问题攻坚克难的巧办法;第三季度:开展“学条例、明职责、勇担当、抓落实”专题党课,帮助村党组织书记聚焦主责主业,勇于破解难题,强化工作落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二)产业发展工作
1.工作任务:高标准建设杏李种植基地。
新石门村定点帮扶单位,将持续秉承脱贫攻坚精神,扛实扛牢乡村振兴责任。
第一季度:一是积极与农业部门对接,通过实地核查、专家研判,拿出今年种植方案,确保今年春耕期能够广撒育苗,来年硕果丰收。二是积极与财政部门对接,争取项目扶持资金,补充和扩大种植范围和规模;第二季度,组织农、林业专家到村入户开展种植技能培训,掌握种植技巧,年产增值,联系外地客商。
(三)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
1.工作任务: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助推村级集体收入。
第一季度,做好集体土地资源管理,结合新石门村实际,加强集体土地管理和使用,严格执行土地发包相关规定和流程,做好年度土地发包工作,确保发挥增加集体经济作用;第二季度,围绕新石门村产业基础、自然资源、交通位置等基础条件,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科学谋划种植产业(如桔梗、红花、苍术等),推动新石门村产业布局;第三季度,规范项目制度建设和完善,发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用,针对现有的项目建立工作台账,进行实时督导,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避免项目闲置甚至荒废;第四季度,按照工作台账,持续监测项目进度和质量,针对遇到难题,综合研判分析并拿出处理办法。
(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1.工作任务:持续完善防返贫机制,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一季度,入户走访,掌握我村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集中供养及分散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情况。第二季度,通过驻村干部和基层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农户自主申报发现返贫致贫风险线索,启动防返贫识别监测纳入程序;第三季度,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精准施策,针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这“三类户”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并实行动态管理。第四季度,持续走访,针对发现的返贫致贫风险线索,启动防返贫识别监测纳入程序。
2.工作任务:多措并举保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第一季度,结合我村实际情况,围绕种植、养殖主导产业,深入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强化技术服务,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第二季度,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贫政策,拓宽就业渠道,鼓励有意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增加工作收入,开展有针对性使用技能培训,解决学用脱节问题;第三季度,全面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确保脱贫户养老保险全覆盖。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要求享受低保全覆盖、符合集中供养条件的做到集中供养全覆盖,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救助力度;第四季度,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加强村级医生医疗器材管理,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签约服务工作机制,使签约服务更加信息化、规划范,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减少医疗支出。
(五)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工作
1.工作任务:开展星旗同创工作,强化基层治理。
第一季度,村组设立矛盾纠纷化解室,挑选一名处事能力强,懂得法律常识且具备公信力的年轻村组干部或村民代表担任调解员,制定矛盾纠纷化解台账以便工作开展。第二季度,以乡镇为平台,组织农、林、水、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专家到村入户通过政策宣传、大讲堂等模式,普惠群众政策熟悉度,通过法律来维权;第三季度,走村入户及时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对生活困难的地方及时帮教,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事感人,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第四季度,通过矛盾纠纷化解台账健全回访制度,主动作为与诉求人联系,掌握最新思想动态,积极做到调解无空白、隐患无死角,打造出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村。
(六)促进乡风文明工作
1.工作任务:抓好农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
第一季度:依托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时间节点,开展“迎春送福”“欢喜闹元宵”等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第二季度: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活动,培育优良家风有效推动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第四季度:积极挖掘乡风文明工作亮点,利用党群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广场、村级公示公告栏等平台,对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和效果及时刊发,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深入人心。
(七)完善基础设施工作
1.工作任务: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夯实和美新村根基。
第一季度: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修缮村部广场建立村标;第二季度,开展生活垃圾集中整治活动,在村部及生活区周边投放清洁密闭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或者垃圾收集箱等设施,确保可正常运营;第三季度,集中开展村庄清洁活动。通过走访入户,对发现的道路垃圾乱堆乱放,户容户貌脏乱差的,责令立行整改,确保村庄整洁卫生;第四季度,依据《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对村内道路、文化广场、健身等活动场所的照明设施进行排查统计,对不能正常使用的例行维修,确保正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