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8
6月,淅川县老城镇冢子坪村满树杏李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满山的果子,让省委老干部局驻村第一书记张亚又喜又忧:“杏李已经七成熟了,今年产量大增,得赶紧帮大家伙儿卖出去!”6月29日,在冢子坪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办公室,来了一拨又一拨看果子的客商,浙江的、东北的、省内的……大家忙着洽谈线下线上杏李销售。“大家伙儿辛苦劳作一年,要帮社员卖个好价钱!”冢子坪村党支部书记、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罗振强说。冢子坪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个“山村合作社”,它所在的冢子坪村是个小山村,全村340户1460人,耕地有1235亩、林地9248亩;X011公路穿村而过,两边散居着13个村民小组,坡道山沟之间满是杏李树。“我们村合作社最大的不同,是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了160亩的杏李园,引领带动全村发展杏李产业!”站在村委会旁的果园里,年近六旬的罗振强显得很自信很淡定,“我们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依托村集体杏李园强集体促带动,使全村种植杏李1000余亩。”冢子坪村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山村资源禀赋不足,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2014年,省委老干部局开始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认为,生态林果发展是解决贫困、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确立了建成千亩百果园示范基地的目标。“2016年,在河南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基础上,我们先后引入上级财政资金项目和驻村第一书记专项资金项目共160万元,正式成立冢子坪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发展林果产业。”张亚说,合作社大胆决策,在村委会旁流转土地43亩,并对荒废的邓家岭、水库周围的50余亩林场开荒,买来水蜜桃、黑总统等苗木,雇人上山栽种。合作社实行施肥、打药、修剪等统一技术管理模式,定期进行培训和讲座。这一年,全村发展种植黑总统、前卫红李、黑宝石、杏等品种500余亩。但水蜜桃不耐储运,黑总统杏李口感不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2018年,罗振强引进大红袍、五月脆等品种在自家果园试种,嫁接杏李两年就挂了果,完全适合村子大规模种植!2020年,合作社着手提质增效,采用嫁接和扦插新苗的方法,将村委会附近的桃树全部嫁接成大红袍、五月脆等,并扩大种植杏李新品种60余亩。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果农也将低质低效的黑总统、黑布林等改良升级。冢子坪村实现了大红袍、蜂糖李两个主导品种位居全镇第一,村集体的果园种植面积达160亩,全村种植面积达983亩。村里注册了“丹江春”绿色水果商标,通过了绿色食品A级认证,并建立了水果分拣中心和500吨量的水果保鲜库。在新装修的林果产业办的墙上,详细写着淅川杏李生产技术规程。“合作社将粗放型种植管理改为精细型种植管理模式,成立合作社技术服务队,在除草、拉枝、施肥、打药等方面严格采用林果业管理标准,以品质求效益。”张亚说。合作社健全了组织框架,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由村干部担任理事长、监事长等,建立健全社员盈余分配制度、生产与销售制度等。冢子坪村的种植大户越来越多,全村39户种植大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成为社员。“山村合作社”发展成为“生产规范、管理有效、渠道健全、供应链稳定、品牌及社区公信力坚实”的乡村合作组织。紧接着,张亚开始合作社的升级建设:新建了综合服务站,用10余万元购买了农业机械,供社员免费使用;买来滴灌管、围网、电力配套设施等,对村集体和部分农户果园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冢子坪村,从脱贫攻坚阶段的做起来,一步步转向乡村振兴阶段的强起来,种植户经济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加。村二组的留守老人王国民,2019年开荒种杏李,嫁接2200棵约40亩五月脆、蜂糖李品种。“合作社请专家教技术,种植杏李不发愁,去年我的杏李卖了2万元!今年杏李管理好,产量将达4000斤,预计能收入4万元。”王国民说。王国民空闲时在集体果园打工,干一天70元工资!冢子坪村每年以工代赈的费用达7万元,合作社流转土地43亩,每年为罗家湾村民增收4.3万元。冢子坪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19年,集体实现经济收入15万余元;2022年,嫁接杏李进入产果期,村集体经济收入16万元。“今年,果农年收入预计增加5000元,村集体收入将突破25万元。”张亚说。“开园了!”7月1日,冢子坪村的杏李开始采摘,经过和许昌大型商超对接洽谈,首批村集体果园的2.1万斤杏李直供许昌商超。同时,通过中国乡村振兴基金会“尚品公社”电商销售平台开启线上销售,卖价翻番,异常火爆。盛夏的冢子坪村草木葱茏,山沟里的小山村十分静美:村委会大院的党建广场正在建设,新建成的莲花池花开正盛,山坡洼地是千余亩杏李园……冢子坪村的杏李产业将会越来越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