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政务公开
    • 村务公开
    • 财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便民服务
    • 惠民扶贫
    • 惠农工程

所属栏目: 村务公开

丹淅社区委员会任期内年计划

2023-06-11

一、党建工作

 目前丹淅社区无职党员42名。根据街道党工委要求,丹淅社区开展“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实行支部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制度,坚持每月一次党建专题会议,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另邀请辖区共建单位参与,把党建事项列成责任制清单,制定考核细则,充分利用民主评议,把承诺完成时限、完成情况与党员积分管理办法相结合,明确了工作重点,细化了任务目标。通过运用一系列的部署安排,全面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夯实了党建工作,为丹淅五星党支部创建奠定了基础。

二、商圣风采

    宣传商圣风采工作方面:严格按照办事处宣传理论学习指导计划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按照每月2篇的要求,精心制定计划,切实提高了理论学习发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环保工作

1.为进一步加强辖区内环境卫生,认真抓好环保宣传巡查工作。社区工作人员每天4人一组,到居民区宣传、发彩页提升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建立辖区内环保台帐。

2.东风渠上的居民生活用水和污水都流在渠里,已上报。

四、疫情工作

按照防疫政策,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社保工作

积极做好与街道办事处2023年医保征缴缴费对账工作,同时做好2023年养老保险宣传征缴工作。

六、财务工作

    遵守财经纪律及各项财务制度,及时完善各项手续,每月及时报账。

七、人社工作

 1、为深入推进群众技能培训工作,提高群众就业能力,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就业服务站计划每月组织辖区内未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每月组织一次,7个网格每月各推荐5名群众参加技能培训,完成每月培训人员35人,取证人员20人,完成街道分配月任务、季度任务、年任务。

  2、南阳智慧就业任务700个,任务分解至7个网格,利用中午、晚上吃饭时间入户进行泣册,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八、城建工作

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积极配合各个职能部门做好2023年度的各项工作,杜绝辖区私搭乱建、违规违建问题的发生,做好防火、防水、防电、禁燃、禁放、禁煤等工作,落实一日两巡查制度。

九、安全生产

辖区82个门店,每天安全生产检查,4人一组检查最少两家门店,在走访检查中,社区要求各经营场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部署安全防范举措,做到安全生产、服务大局、保障有力、平安和谐。对辖区内发现的问题,当即要求整改到位。对各类经营场所的消防灭火器过期,未设置安全通道标识的也及时向负责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对辖区门店签订责任安全书。同时,还要求各门店人员离开时必需断电,确保不留安全隐患。

 十、信访工作万面:

1、实行首问负责制。强化首问接待责任制度、规范第一接待人为第一责任人、谁首问谁负责、谁接待谁报结、不推诿、不搪塞、不扯皮、认真做好和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者、做到接待有记录、立案有记载、查处有材料、来信有登记、确保事事有着落、项项有交待、件件有结果。

2、建立信访接待日制度。每月5日、15日、25日为信访接待日,将社区分成7个网格,以各网格干部负责当日接待工作。在接待来访时、耐心地听取群众反映的问题、同群众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则说明理由、疏通思想、不断总结信访工作经验、以《信访条例》为准绳、以提高群众满意率为准、更好地促进我社区信访工作再上新台阶。

十一、民政、妇联、计生工作

1、民政工作:继续做好辖区80岁人员每季度认证工作,做好低保户的申报及督察审核和临时救助工作。积极走访辖区内高龄、孤寡、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动员他们住进日间照料。

2、妇联工作:按照“温暖之家”的要求,紧紧围绕家庭妇女工作大局,增加聚心力,服务群众,提升广大家庭妇女的素质,增强妇女的影响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学习型的妇女组织。

3、计生工作:及时督促独生子女的审核和补贴款的发放。

十二、监委会工作

1、创新形式,组建“多元化”社区监委会。针对辖区面积、人口数量多,特别是流动人口多的现状,为更深层次的开展社区居务监督工作,我们将在辖区范围内招募作风正、责任心强的志愿者、党员,成立志愿监督小组,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与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形成共同监督的工作方式。

2、 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居务监督委员会的重要意义,通过居务宣传栏、板报、印发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引导和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3、多措并举,拓宽收集社情民意的渠道。在原有收集社情民意工作方法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拓宽收集辖区社情民意的渠道。由专人负责,收集并整理辖区居民诉求,并将处理结果反馈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