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7
滔政〔2018〕 号
滔河乡“春季提升行动”工作开展情况自查报告
按照市、县关于“春季提升行动”工作安排部署,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我乡组织人员对“春季提升行动”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滔河乡位于淅川县西南部,丹江南岸,距县城56公里,国土面积117.3平方公里,集山区、边缘区、库区为一体,属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全乡下辖40个行政村、244个村民小组,3.25万人,全乡重点贫困村8个,深度贫困村5个(与贫困村重叠5个),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95户4583人,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2016年脱贫退出164户719人,2017年脱贫退出294户1263人,合计458户1982人顺利稳定脱贫,我乡现有未脱贫人口837户2601人,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14.1%降至8%。2018年计划脱贫退出石庙湾、蔡家等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计划脱贫退出283户1214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自3月份“春季提升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滔河乡高度重视,调整充实40个村级脱贫责任组,加强对村级“春季提升行动”工作的领导。结合滔河乡实际,制定了《“春季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坚持实施“四同步、两验收、两排名”工作办法,目标是实现识别零差错、退出零差错、扶贫资金管理使用零差错、行业政策落实零差错、帮扶措施覆盖零差错“五个零差错”。分阶段制定“春季提升行动”摸排澄底、乡级复核阶段等工作安排和,细化任务,分阶段一个一个小目标完成。经全乡共同努力把问题已排查清,全乡具体问题如下:1、白沙岗等16个村111户疑似漏评户问题;2、陈随昌等2户家中有成员未参加基本医保,家中有成员未享受基本医保补助等行业政策未落实问题;3、张丽等20户稳定增收措施单一问题;
4、任发林等594户非易地搬迁群众,“七改一增”存在部分项未落实,户容户貌差;5、乡、村级必备档案资料缺失及不规范问题;6、刘学会等101户家庭中有劳动能力未实现就业,黄选清等159户家庭中有部分劳动能力未实现就业问题;7、东闹峪、龙潭沟等8个村部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村集体经济薄弱,达不到标准,贫困村退出困难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全乡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讨论研究制定对策,乡、村分别制定了《“春季提升行动”整改方案》、整改台账和问题清单。整改措施如下:严格执行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程序,对漏评的贫困人口进行严格按照贫困户新识别程序对疑似漏评户进行识别、认定,确保一户不漏;村脱贫责任组及时同乡相关行业部门做好对接,组织帮扶责任人和村“两委”成员入户走访,核实情况,对于应享受而未享受的贫困户,分情况登记造册,由乡直行业部门积极与上级对应的部门对接,帮助贫困群众及时备齐所需材料,按照时间节点、办理程序和要求,补办、完善相关手续;结合本乡产业发展布局,由乡扶贫产业专班牵头,具体以村为单位,由村级脱贫责任组长组织,安排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产业帮扶计划,使其产业增收全覆盖并叠加,为其提供稳定的增收渠道;由乡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牵头,对各村反馈的“七改一增”未落实情况组织帮扶人员逐户摸排调查,对需要整改的地方详细登记在册,及时上报,并按照规定申请资金给贫困户进行整改,使贫困群众能够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下生产生活,筑牢脱贫的物质基础,强化脱贫奔小康的信心信念;由乡建立档卡资料工作专班牵头,以乡扶贫办人员为主体,抽调服务区主任成立档案资料小组,分片责任到到村,严格按照“723”要求,对各村村级档案进行过滤式筛查,并对资料缺失情况进行登记、汇总,统一补齐缺失和短板,装订成册,归档到盒,并指定专人进行保管;结合本乡产业发展布局,由乡扶贫产业专班牵头,具体以村为单位,由村级脱贫责任组长组织,安排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深入贫困户家中,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与乡扶贫车间和村级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为其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就业帮扶计划;以8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责任组长和村两委为主,对于本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再次摸底排查,对需要整改的登记在册,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申请资金支持;对于村集体经济,要做实光伏产业,由光伏发电增加村集体收入;在政策法规范围内,各村利用境内的荒山、荒滩、荒沟、荒坡等资源承包租赁出去,通过收取承包费增加村集体收入;合法利用水库、河流、山塘等水面资源,采用自主经营、合作经营、村民集资等方式,发展水产养殖、农家乐、乡村旅游等。
三、工作措施
一是深化认识。把“春季提升行动”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提高政治站位,我乡各村、乡直各单位都能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提高认识,清醒判断形势,正视存在问题,聚焦短板,摸排清楚,务实求效。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要突出一个“实”字,把工作做实做细、超前谋划、超前定准,以“春季提升行动”夯实扶贫工作基础,助推全年工作。
二是主动担当。转变扶贫的思维方式,转变作风,脚踏实地,抓细抓实,敢抓敢管,严抓严管,强化督查巡查,强化问责,奖惩分明,树立正确导向。各村能对照“春季提升行动”方案要求,一项接着一项抓,不喊空口号,不提新目标,下真功,下实功,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对照7大类39小项,到户到人,真实摸清澄准底子,建好台账。
三是指导精准。在县业务指导组的指导下,乡扶贫办加强业务学习,把方案学深悟透,结合各村具体情况,指导好各村开展好“春季提升行动”,把问题找准,解决好基础性薄弱环节。
四是压实责任。各服务区领导加强对本区“春季提升行动”的统筹协调、组织领导,负领导责任;各村级脱贫责任组组长统揽本村工作,负直接责任;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要在组长的统一指导下,深入所包的贫困户进一步摸进底子,负具体责任。
五是加强督导。督导组根据方案要求,督导要做到精准、全面、真实、客观,到事到人。每次督导后要及时将督导情况反馈给相应的村,问题要到村到户、责任到人,并提出整改的时限和意见,限期整改到位。到期未完成整改的,要按照《南阳市“春提升行动”责任追究办法》坚决追责到人。
六是统筹推进。坚持以上率下,乡村户三级联动,点线面协调并进,方方面面共同发力,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一是产业项目发展多元化、领导决策难。在产业选择上,特别是农业产业项目发展周期长,见效慢,还面临着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等风险。究竟哪个产业适合当地发展,适合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否做到因地制宜,真正打造脱贫恒业,论证难,基层领导决策时比较纠结。
二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思想转变难。贫困户致贫原因多种多样,因病、因学、因残等,试想,在同等条件下,这些户成为贫困户更重要的原因还有普遍文化偏低、思想僵化、接受新事物慢,导致产业项目推进上“上热下凉”,部分贫困户参与热情不高,单纯要钱。
三是贫困村基础公益设施历史欠账大,补齐短板难。贫困村大多属于偏远的深山村,基础条件差,贫困群众多而集中,经济发展动力不强,历史欠账大,需要投入的资金大,补齐短板难。
五、下步打算及建议
1、用足、用活“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等多种灵活的培训方式,方便群众学习,不断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意识,引导积极投身产业发展,打造脱贫恒业。
2、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大扶贫格局,整合涉农资金,通过调查研究,制定好项目、资金计划,改善村、户环境。
滔河乡人民政府
201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