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7
1月31日上午,县委书记周大鹏、县长王兴勇带领县四大家领导、各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莅临荆紫关镇观摩指导重点工作。
观摩团一行先后实地查看了“十优”集镇示范性街道、星旗同创药王庙村和全庄柳编三产融合基地三个观摩点,认真听取了荆紫关镇2022年工作汇报和观摩点介绍,对荆紫关镇各项工作给予了肯定。 2022年,面对极其严峻的形势环境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荆紫关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淅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锚定“双九”战略,以建设“工贸经济强镇、文化旅游名镇、生态文明示范镇”为目标,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持续保持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聚焦脱贫成效, 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2年我镇产业奖补共发展1242户4852人,奖补资金400.647万元,确保了有劳力者贫困户都享有两项以上产业叠加增收措施。投放小额扶贫贷款2426.3万元,支持650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产业。开发脱贫户、监测户六大员公益性岗位654个,年户均收入3600元;开发光伏村级保洁员岗位1226个,年户均收入2000元。同时,利用镇村集体或个人的闲置房屋和院落,鼓励各类企业和创业人员创办藤编、柳编、电子元件、服装、制鞋、伞件、扎花、玩具等卫星工厂80多家,带动孙家湾、药王庙、南街、汉王坪等28个村富余劳动力4600余人,60-70岁之间的弱劳力月收入1200-1500元,年轻劳力月收入2400-3500元。今年以来,我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产业奖补、“六查六提”专项行动、“大排查大起底”行动综合评比在全县各乡镇中位居第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荆紫关镇各村党组织开展“摘星夺旗”活动实施方案》,配套出台了《“争星夺旗”活动评选申报实施方案(附考评细则)》、《村级干部管理办法》和《实施“雁阵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意见》。注重“五个结合”,打造“五位一体”攻坚力量,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食用菌产业的“三联三带”模式,林果中药材产业的“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轻加工业的“卫星工厂+居家式加工点”经营模式,既能调动乡贤创业投资积极性又能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以补入股”模式等。依据各村基础条件的不同,按照“全创、同步、互促”和“一年打基础,二年上台阶,三年上水平”的指导思想,按部就班、梯次推进。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全庄柳编三产融合基地 庙岭村扎花厂 一年来,我们聚焦绿色发展,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 生态产业提质增效。以“果、药、菌”为主,补植补造杏李等林果800亩,全镇林果面积达2万余亩;新种植黄姜、白芨、红花、巨菌草、艾蒿等近20种中药材4000余亩,全镇中药材面积达1.5万余亩。食用菌特色种植以香菇和羊肚菌为主,香菇发展1500万袋,羊肚菌在去年500亩的基础上,今年新发展1000亩,总面积为1500亩,达到了“双千”目标,即种植香菇超千万袋,羊肚菌种植超千亩。同时,在全庄村流转河滩地140亩,大力发展淡水鱼虾养殖。在龙泉观村发展万亩柳条育苗种植基地,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造林成效明显。突出重点区域造林绿化,今年以来完成营造林3500亩,打造建设了西头、沙渠河2个森林村庄。发展庭院经济,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栽种香椿树5万多株。生态环保强力推进。依法强力推进完成国家环保部交办的吴家沟、孙家湾2个矿山生态修复整治,穆营、张巷、狮子沟等33个卫片执法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图斑拆除复耕整改,拆除面积达50余亩,庙岭沙场、银莲农业等6家丹江、淇河妨碍河道行洪点位拆除整改。 药王庙村1500余亩羊肚菌基地 店子村200亩白芨种植基地 庙岭沙场顺利拆除 一年来,我们聚焦项目拉动, 项目经济提质增效。 招商引资富有成效。目前,我镇在谈、签约、开工、投产的项目总共28个,引进金额约为20亿元。其中菊花黄新型建材产业建设项目已完成40%,投资3亿元的巨力公司合金阀门项目完成立项、用地等相关手续,投资6000余万元的魏村、全庄淡水养殖观光一体化项目已完成一半。项目支撑稳健有力。投资8700万元的丹江护岸坝一期工程正在实施,修建护岸坝10里,打造沿河景观带,投资1.1亿元的丹江豫鄂河段防洪治理二期工程(河南段)已经完成招标,三期工程正在争取债券资金支持。投资85万元的南街村污水渠治理项目,投资50万元的庙岭村孔沟沟渠治理项目项目,投资154万元的石槽沟村入组道路硬化项目已完工。 秋季招商引资集中签约 全庄村500亩淡水鱼养殖基地 丹江护岸坝一期工程正在实施 一年来,我们聚焦业态激活, 文旅融合快速推进。 提升硬件建设。投资260万元,规划建设400个车位的南街停车场(含五星级公厕1座)资金计划已下达,目前正在动工建设。药王庙至法海寺景区旅游道路建设项目已完工。激活文旅业态。借助丹江号子、荆紫关“八大件”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丹江号子和八大件响盘,使其做成名片和产业。采用“租房三年免房租”的方式,对有意愿在古街做生意的进行补贴,通过招商,躬耕书院、解忧小酒馆、宽窄巷子等20余家商户落户古镇,人气慢慢起来了。大力宣传推介。邀请央视制作的上下两集52分钟的《楚地奇城》9月21日在中央十套《地理中国》播出;聘请郑州自媒体公司,在古街组织拍摄网剧《龙伯传说》等,今年以来共5个网络电影在荆紫关取景拍摄,提升了荆紫关旅游影响力。 旅游导示系统完善 “八大件”舞台剧展演 《龙伯传说》电影开拍 古街引进躬耕书苑 一年来,我们聚焦功能完善, 镇村建设协同发力。 投资200余万元,系统做了“十优”集镇规划设计、古镇业态规划、施工预算,对南街、中街、北街传统村落完成了规划。全面完成示范街道汉王坪路农贸市场两侧42户1200平方米彩钢大棚及28个户外招牌的摘除工作。成功启动了古镇南关门口的拆迁工作,并成功拆迁3户,打开了突破口。全面完成镇商贸城56户80余处1600平方米违建彩钢棚的全面拆除工作。药王庙村“一纵三横”建设快速推进,德润小区104户房屋按照明清古建仿古构造立面改造,同时小区游园、公厕、停车场、篮球场、污水管网、自来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已配套完毕,并完成绿化、亮化施工。“十优”集镇示范性街道永安街两侧道路绿化、污水管网铺设、人行道改造、亮化已完工。锦江广场、计生办公厕、药王庙综合垃圾中转站完成改造升级,永安游园、明清游园、政府路口小游园已完工投入使用。 集镇商贸城违建拆除 修建配套公厕 新建永安游园 德润广场改造 2023年,全镇上下将继续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聚焦观念大更新、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强力实施“三大目标”,持续抓好“五项重点”,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谱写荆紫关镇天蓝水清民富镇强的绚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