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5
荆紫关镇李营村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荆紫关镇李营村位于荆紫关镇西北方向6公里处,辖4个村民小组,349户1248人。全村总面积约35900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772亩,荒地面积250亩,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经济作物多为黄姜、丹参、花生。共有村两委班子5人,党员35人。
全村共有建档立卡立卡贫困户105户310人,原贫困发生率为24.84%。2014年脱贫不享受政策4户14人,2015年脱贫不享受政策户75户216人。2017年脱贫21户68人,未脱贫5户12人,贫困发生率0.96%。按贫困户属性分析,低保贫困户2户9人占比40%,五保贫困户3户3人占比60%;按主要致贫原因分析,因病致贫3户10人占比60%,缺劳力致贫2户2人占比40%。2019年脱贫4户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32%。
二、班子建设情况
村“三委班子”共6人,村支书李秀锋,1953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1998年09月任现职;村治保主任李士合,1968年03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07月任现职;村文书陈欢,1982年01月出生,中共党员,2017年05月任现职;村妇联主任陆慧杰,1969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13年05月任现职;村支委会委员李金炜,198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2018年05月任现职;监委会主任李志杰,1954年07月出生,2018年03月任现职。
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
1、建设里程2.8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通村公路,目前到村道路实现了全部硬化,改善了交通条件,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2、由河南中州集团南阳时运输有限公司淅川分公司承担,实现了预约客运班车的通行,方便了我村群众的出行。
3、经淅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我村饮用水质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确保了我村村民的安全用水。
4、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家通电,且用电质量有保障,并实施了农村电网升级改造2公里,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水平。
5、总投资19.3万元由豫广网络实施了“双通”建设项目,实现了干线到村、直线到户,做到了贫困村户户通广播电视,大部分群众可以通过数字电视网络或手机实现自由上网,在村部100米内可以免费WiFi上网,手机信号全村覆盖无盲区。
6、总投资37万元建成了李营村党群服务中心及卫生室建设项目,更好、更便利地服务了我村百姓生活,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并投资23万元实施了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文化活动室90M2,戏台6*13M2,文化宣传栏8.6M,广场硬化950M2
7、有合格乡村医生顾先海,认真开展各项医疗工作,全面履行了乡村医生岗位职责,在工作期间获得助理执业医师资格。
8、我村实施了光伏扶贫项目、到户增收项目、金融扶贫项目等产业项目,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引导鼓励贫困户外出务工,增加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收渠道;成立农村合作社,切实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
四、工作开展情况
(一)稳定实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脱贫户逐户核查,民主评议,确保其收入持续稳定超过贫困线,不愁吃、不愁穿;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有安全住房;该享受的行业政策全部享受。
(二)收入增加情况
1、产业扶贫。2019年引导26户贫困户积极发展“种养加”脱贫项目。我村2019年发展中药材60.7亩,油料作物59.5亩,种植核桃树2500棵,养牛15头、猪66头,户年增收34500元。
2、转移就业。对有劳动力的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引导其外出务工。目前已有17户35人参与就业,其中自主就业20人,公益性岗位15人,户年增收50万元。
3、政策补贴、转移性收入:低保户129人,五保户12人,残疾人50人。发放低保金2040元/年/人、五保金5050元/年/人、残疾人两项补贴2280元、其他补贴均按要求发放(粮补、林补等)。
(三)住房保障
C级危房改造3户11人,发放资金16500元。
(四)饮水安全
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集中供水点的出厂水及末梢水进行检测,确保符合饮用标准,保障所有贫困户饮水安全。
(五)教育扶贫
全村贫困户中共有在校学生16人(本科生1人,专科2人,普通高中1人,初中生2人,小学5人,学前生5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7人。全村贫困户中符合条件的学生全部享受教育补贴,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辍学学生,义务教育全部得到保障。
(六)健康扶贫
我村贫困户参加合作医疗26户82人,每人每年享受城乡居民医疗补助60元。所有贫困户家庭签约医生全覆盖,定期上门回访服务,每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所有贫困户在县乡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全部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同时鉴定慢性病16户24人,实现贫困户中所有慢性病人鉴定发卡及政策享受全覆盖。
(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
4户贫困户户容户貌改造;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项目建设;参与2018年荆紫关镇雨露计划项目; 公益性岗位项目,惠及16户贫困户;为符合奖补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户)按标准给予奖补;新建公厕一座(女4男3),安置太阳能路灯30盏,发放垃圾桶302个,不仅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更能为全村百姓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八)志智双扶工作开展情况
立足实际,开展以“弘扬移民精神、弘扬好家风家训,争做‘荆紫关精神’践行者、争做最美淅川人”为主题的“两弘扬两争做”教育实践活动和“志智双扶”活动,推进评选模范人物,强化典型带动。同时,结合光伏扶贫工作,对积极参与产业就业、扶贫政策落实、公益事业活动、“两弘扬两争做”、户容户貌整理等活动的贫困户进行奖励补助,实行差异化分配,倡树文明新风,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五、“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所有贫困户已达到不愁吃、不愁穿;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家庭无因贫辍学学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大病有救助;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有安全住房;饮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