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论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22年4月15日,河南省委印发《关于创建“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
1.一年内没有出现党员干部违规违纪情形; 2.完成发展党员指导计划; 3.近三年村党支部或支部书记获得过县级以上“两优一先”表彰; 4.完成基层组织建设各项任务,且已获评其他4颗星的。 聚力“两个作用”,建设支部过硬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全面过硬。 1.争当好支书; 2.建设好班子; 3.锻造好队伍; 4.严格组织生活。 1.一年内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升; 2.“一村一品”成效明显; 3.“双绑”机制稳定建立(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 4.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收益在20万元以上的。 聚力“一村一品”,建设产业兴旺村。坚持整村推进,因地制宜选准做强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5.选准主导产业; 6.推动品质提升; 7.推动规模经营; 8.发展集体经济。 1.一年内没有出现臭水体、河道堵塞、滥砍滥伐、乱占耕地等破坏生态问题; 2.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垃圾合理分类、就地还田; 3.村庄规划有序,村容村貌整洁; 4.卫生户厕占比80%以上。 聚力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村。合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自觉保护绿水青山,不断改善人居环境。 9.做好村庄规划; 10.推进厕所革命; 11.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12.垃圾源头分类、就地减量; 13.推进污水治理; 14.美化村容村貌。 1.一年内没有出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非法宗教活动、聚众赌博; 2.安全事故、非法上访、重大案件、应急处置不力等问题; 3.成功创建“三零村”“无疫村”的。 聚力“三零”创建,建设平安法治村。坚持防范在先、源头治理,着力化解不稳定因素,努力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 15.防范欺诈诈骗行为; 16.防范安全事故; 17.防范非法宗教活动; 18.加强社会治安防控; 19.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20.加强重点人员服务管理; 21.防范疫情传播。 1.一年内没有出现高价彩礼; 2.无大操大办、失学辍学、老无所养、侵犯妇女儿童权利等问题; 3.党群服务中心和卫生室建设达标; 4.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保率稳定在95%以上的。 聚力为民服务,建设文明幸福村。坚持做好惠民利民、德化人心的工作,不断提振村民精气神、焕发文明新气象。 22.建好用好村党群服务中心; 23.推进移风易俗; 24.做好教育保障; 25.做好医疗卫生服务; 26.做好养老服务; 27.做好就业创业服务; 28.推动快递进村; 29.开展问题活动。 (一)建立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每名党员都应积极发挥作用,参与和推动村民自治。1.实行党员联户,深入摸清民情;2.实行干部包片,随时化解矛盾;3.实行支部会商,及时解决问题。 (二)建立村报告、乡处理、县办结机制,有效处置基层难题。建立县乡村三级贯通、统一指挥调度的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对村党支部依靠自身力量不能解决的问题,县乡两级及时回应、快速处理、限期解决。1.村级“吹哨”上报;2.乡镇相应处理;3.县级兜底办结。 (三)建立“双绑”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水平。围绕培育“一村一品”,推动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把小农户带入大市场。1.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2.推动农户与合作社“绑定”发展;3.推动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绑定”发展;4.支持龙头企业发展。 (四)建立派驻机制,限期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根据村党支部落实重点任务情况,及时排查发现存在突出问题的软弱涣散村党支部,由县级层面统筹力量派驻到村,分类施策、限期解决。1.跟踪研判;2.分类施策。 (五)建立奖励机制,激励村党支部干事创业。围绕推进五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推动产业兴旺村、生态宜居村、平安法治村、文明幸福村、支部过硬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