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de:global.cfg_webname/}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政务公开
    • 村务公开
    • 财务公开
    • 政民互动
    • 便民服务
    • 惠民扶贫
    • 惠农工程

所属栏目: 村务公开

2022年工作总结

2022-11-29

老城镇冢子坪村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以来冢子坪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每年初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建设发展计划等文件,明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一是强化省派驻单位帮扶责任。自2013年驻村帮扶以来,省委老干部局领导多次入冢子坪村调研慰问帮扶,先后派7名优秀干部分3个波次担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帮扶,扎实做好驻村干部关爱保障,举全局之力支持驻村帮扶工作,为驻村工作队当好坚实后盾。局领导班子每半年听取一次定点扶贫工作汇报,积极协调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指导建立定点扶贫工作台账,明确各阶段任务节点,突出工作实效。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机制,局系统13个党组织与冢子坪村党支部、贫困户结成联系服务对子,通过政策宣讲、技术培训、捐赠防疫物资、节日慰问、采购农产品、爱心义诊、联系务工等,促进帮扶双方交流,增进党群干群融合,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自2018年开始,省委老干部局在冢子坪村未脱贫人口中开展专项教育资助活动。目前,共资助5户8名贫困学生,按照大学生每年1万元、中学生每年5000元、小学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进行连续资助,直至完成学业。截至2020年底,已经累计资助13.4万元。二是强化省县派工作队责任。省委老干部局、县社保局派出工作队队长和部分工队队员,明确相应职责,采取驻村经常性帮扶和每月7日、17日和27日帮扶日帮扶,或遇到紧急任务随时入户帮扶等办法,确保帮扶责任落实,不拉一人不留死角。三是强化村干部工作责任。选准配强村“两委”干部和村监督委员会干部,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使村党支部形成了强大的团结力、战斗力和凝聚力。通过组织学习、外出培训、参观见学,与三门峡市柳林村、内乡县东北川村结成友好共建村,与省农业厅、郑州果树研究所、万邦集团等涉农党组织进行联建共建,相互交流林果产业发展经验,不断提升落实工作的能力素质。

针对冢子坪村生活、生产基础设施较差的情况,积极引进产业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先后从省、市、县三级协调引进各种帮扶资金2000多万余元,主要有:协调引进160万壮大村集体经济,成立村集体水果合作社;协调引进145万元修村内桥梁;协调引进省扶贫办和县扶贫资金共计300万元打深水井,并配套系统;协调引进30余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万元进行电网改造;协调引进县扶贫资金180万元修建村内道路7.5公里;利用2016、2017、2018年第一书记扶贫项目资金150万元修建村内道路,利用2019年第一书记扶贫项目资金50万元购买挖掘机等农用机械设备,利用2020年第一书记50万项目资金开荒建村集体合作社果园20亩及配套设施;协调引进106万元建村保鲜冷库一座;协调引进招商银行郑州分行 30万元建设村农产品分拣交易中心;省老干部局投资50万元、协调引进30万建村党群服务中心;投入资助村各类学生13.2万元;捐赠村小学5万元电脑、3.5万元学习物资;慰问贫困群众累计14.8万元;为村里捐赠3万元健身器材、7万元办公家具、6万元医疗器械和药品;消费扶贫采购村农产品6万元;协调引入50万元进行标准化农田建设;引进乡村振兴建设资金等等。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建设项目逐一落成,为村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自2019年起,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余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2020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6万元。全村公路实现硬化,13个村民组全部通水泥路,实现了通客车,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农用饮水符合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要求,人畜用水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全村通电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全覆盖。建有文化活动室、文体广场。村卫生室房屋建筑面积60平方米,配备两名执业医生。全村实现宽带通达,有能力为农村家庭提供5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

通过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养种殖产业和外出务工等,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不足3000元增至2020年12000余元。特别是由于受丹江水库水源地环保政策的严格限制,为实现淅川县“环保为先、水质为上、绿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冢子坪村确立大力发展水果产业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整村发展水果产业、家家户户有果园的脱贫致富局面。一是大力开展水果种植。2016年以来,全村经济发展主要以种植优质有机林果业为主,水果产业已呈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态势,目前全村种植杏李1000余亩,黄杏、桃子、梨和核桃200亩,整体5亩塑料大棚一座,拥有较为成熟的种植队伍,2021年全村销售鲜果22万斤。杏李包括黑总统、大红袍、红宝石、蜂糖李、前卫红李、凤凰李等品种。二是充分发挥村集体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法人、合作社经理是村集体水果合作社关键岗位,在帮扶过程中,注重从制度建设方面规范村合作社建设水平,建立完善合作社理事会、合作社议事制度、合作社管理规范、合作社监事会等制度,在三个关键岗位上抓好三个关键人培训。三是抓好全村技术指导培训。将村合作社打造成果树管理技术的培训中心、推广中心、服务中心,以村合作社为龙头,实现全村果树规范管理,多次邀请省、市农技部门和内乡果树专家到村合作社进行技术培训,带领村干部主动到中科院果树研究所学习培训,先后为村培养60余名技术能手,为每户培养1名技术明白人。四是积极打造特色品牌。严格按照绿色水果规范进行果园管理,坚持走水果产业品牌化绿色发展之路,参与举办李花节,申请注册国家“丹江春”独立商标,通过国家绿色水果认证,围绕冢子坪村优越自然环境、优势农特产品、人文特色等方面,采取文字、视频等形式持续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宣传,先后网络推文(视频)150余条,有效扩大冢子坪村品牌影响。五是注重拉长产业链。积极引进建设水果保鲜库建设项目,库容500吨。建设农产品分拣交易中心,2021年老城镇在中心销售优质水果30多万斤,远销到北京、辽宁、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市,提升了产业附加值,村里群众在分拣中心务工获得收益。

通过支部共建、外出参观、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组织易风易俗讲座、建立村规民约等,增强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文明建设的主动性,使言谈举止更加文明和谐。一是建立联防联控网络。由于冢子坪村辖区面积大,村民居住高度分散,13个村民小组分布于8个山沟中,及时组织党员干部建立健全村级联防联控网络,确保问题防范、处理及时,村级护林员、护水员、护路员按照制度进行适时巡视养护,全村22公里生产生活道路、8条河道、9300余亩山林常年处于安全防护之中。2016年以来,先后排查整改6起小型泥石流,12起道路、桥梁安全隐患,确保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大抓环境整治。突出整治垃圾、污水、厕所、村容村貌“四治”,重点抓好“三清一改”和“门前三包”,提倡门前屋后种植果树和花草,美化生活环境,大抓道路、荒山绿化和水库河流周边环境改造,着力打造一个春天花香四溢、夏季溪水潺潺、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漫山红叶的文旅美丽乡村,一个四季有花有果的天然氧吧和生态易居的美丽乡村。三是大抓文明创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创建活动,先后制作文明创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易风易俗等内容的宣传栏、橱窗和条幅300多条(个、块),使村民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启发,提升了思想道德素质和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两委”加强村务、政务公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均进行公开、公示,以村务公开为切入点,促使村干部遵规守纪、秉公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