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5
吴家沟村2022年基本村情
一、吴家沟村基本情况
吴家沟村位于荆紫关镇东南方20公里处,是深度贫困村。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7.17亩、林地面积 3200亩、荒坡500亩,共3个村民小组,荆紫关镇吴家沟全村134户,424人,原有贫困户56户,240人,其中稳定脱贫32户137人,脱贫户17户,86人,监测户7户17人。
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情况
(一)责任落实
吴家沟村脱贫责任组成员5人,组长付饶,驻村帮扶单位淅川县检察院,驻村第一书记张超,驻村工作队长张超,工作队员李钰、祁翔,帮扶责任人17名。工作期间严格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压实责任,自我施压,杜绝出现岗位松动、作风涣散的情况出现。
(二)政策落实
1、健康扶贫。全村贫困户新农合参保率100%,贫困户户每人减免保费80元,所有贫困户都能享受合规性医疗报销;每年组织贫困户1次免费体检,免费发放爱心保健箱,确保每个贫困对象基本医疗有保障。2022年全村贫困户有15人享受医疗报销。
2、教育扶贫。全村贫困学生30名,享受教育补贴 55250元。其中3-5岁学前教育儿童1名享受保教费和生活补助1000元;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小学生12名,享受寄宿生补贴12000元;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初中学生5名,享受寄宿生补贴6250元;贫困中专学生3名,享受国家助学金6000元,免学费;贫困本专科学生3名,享受国家助学金12000元;1名贫困大学生申请生源地信用贷款8000元;6名贫困学生享受“雨露计划”补贴18000元。全村贫困学生教育扶贫政策应享尽享,没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辍学现象。
3、危房改造情况。全村危房改造户14户47人,其中C级危房改造户6户21人、D级危房改造户8户26人、补贴资金344400元。通过危房改造保证了全村56户贫困户住房安全。
4、人居环境改善配垃圾箱20个、垃圾桶113个、垃圾车2辆、安装太阳能路灯70盏投资50余万元,对村容村貌进行了美化亮化。全村脱贫51户225人,通过改造入户道路、改院、改厕、改厨、改墙和地、改照明、改门窗、改圈、增添必要家具等八改一增(四整治),每户以奖代补 3000元,脱贫户面貌焕然一新。
5、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8年实施了安全饮水工程,打机井2眼,投资38.7万元,解决了全村134户群众吃水安全问题;修路3.54公里,投资256.8万元,解决了全村134户群众行路难问题;建设党群服务中心230平方米投资30万元,建卫生室70平方米投资7万元,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投资50万元,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投资35万元,实现宽带村村通、广播电视户户通。完善了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6、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到位,全村低保、五保、电费补助、残疾人补贴发放及时,社会保障政策应享尽享。
7、百企帮百村工作(企业就业、项目落实、产业扶持)
(三)工作落实
1、把生态产业作为全村主导产业发展。吴家沟村以“三化引领”(即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由龙头企业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方向,坚持“三业并举”(即短、中、长产业项目并举)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中长线产业发展,中草药种植是一项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的项目,该项目在吴家沟村已经实施多年,目前该项目已经初成规模,农户家家种有黄姜、苍术等中药,每年都能给农户带来可观的收入。此外,结合吴家沟村实际地理环境,大力发展林下套种模式,鼓励农户种植南瓜、北瓜等耐旱作物,实现林下土地的充分利用,合理、充分利用每一块土地,把每一块土地的价值都挖掘出来,想尽一切办法使农户增收。
2、充分利用产业奖补政策,紧抓短平快致富项目,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种养加”脱贫项目,实现当年增收。在政策的指引下,大力鼓励农户资助发展产业,重点就种植、养殖业两个方面进行大力扶持,第一书记先后购买黑玉米、白玉米、红玉米种子,并在村内推广谷子的种植,着力打造属于吴家沟村的特色农产品,力争在有效时间内将吴家沟村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稳固的收入模式,用群众易懂易会的方式使农户增收。
3、全县统一实施的光伏扶贫项目,受益分配覆盖全村脱贫户,按照相关规定,光伏扶贫进行差异化分配,对脱贫户设置光伏公益岗,和村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各户日常表现情况,进行差异化分配。
4、建立健全金融扶贫服务体系,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分别采集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信用信息,建立了农户信用信息体系,完成了农户信用等级评价,为脱贫户产业发展申请小额贷款提供依据。
5、劳动力就业转移是农户最直接、有效的收入来源,是贫困户脱贫的最快途径。利用各方面的有效信息,及时传导给脱贫户,让他们能在出门前选好务工种类,谈好务工价钱,高高兴兴出门打工挣钱,同时也为农户的合法权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巩固成果
1、抓好未脱贫户帮扶工作,巩固提升脱贫户脱贫成果。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点在于对脱贫户,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
2、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帯贫发展产业。
积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按照“经营主体收益有保障,贫困户收益最大化”要求,结合实际和群众意愿科学选择,实行经营主体带动扶贫,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合同约束,让贫困户在合作社中得到务工、租赁、分红等收益,推动两种形式:1.两权分离,土地承包权归农户,土地经营管理权归龙头企业,投资贷款由龙头企业承贷、担保使用、偿还,产生效益,村委会、企业、农户三方按照合同约定对净收益按比例分红。2.三包一分,企业包苗木提供、包技术培训、包产品回收,农户负责种植管护,3年后效益超过合同约定标准的,超出部分由企业按照一定比列抽成。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号召群众清洁家园,实现村内卫生“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发动群众门前三包,控制垃圾源头减量,引导群众自觉自愿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二是采取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综合措施,努力营建生态优良的乡村风景林。三是建立环卫保洁、设施维护、绿化养护长效管理机制,构建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网络。四是进一步推进产业和生态深度融合,确保农村田园生态科学利用、永续利用。
4、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良好乡风民俗。一是以“两弘扬两争做”活动为载体,选树“好家风家训”、“星级文明户”、“脱贫致富模范户”等典型,带动身边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二是兴办农民学校,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培训会,宣讲各项惠民政策、培训实用技术。三是建立同心超市,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积分评定兑奖活动,调动贫困群众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四是设置“红黑榜”,召开贫困户讲评会,通过贫困户产业就业创收、公益道德、环境卫生等内容评比,调动贫困户积极性。
5、抓好基层组织治理。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村两委干部,党员及组干部业务素质提升,规范党建工作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干部值班制度,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吸引各类人才到村创新创业,打造不走的工作队等。
三、工作成效
经过驻村工作队和村委的共同努力,2022年吴家沟村原有产业黄姜300亩,核桃树350亩,新发展种植业:花生63亩,芝麻67亩,红薯19.5亩,油菜33亩,带动产业奖补53300元。新发展养殖业:养牛10头,猪27头,羊23只,带动产业奖补3390元。帮助本村罗丰敏油坊销售成品油49万余元,在村内流转30余亩土地,种植特色玉米。本年度村内现有公益岗8人,人均收入达3600元以上。发动脱贫户外出务工35户,月收入3000元以上。确保村内脱贫户享受民政救助低保20户27人,五保户2人。残疾人14人,其中重度残疾5人,在残疾人福利、生活补贴享受方面,没有遗漏一人,保证应享尽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