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0
淅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历史赋予了它特殊的使命,也让这里有了非凡的意义。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持续半个世纪,淅川县先后动迁40万人,成为我省唯一的移民迁出县,移民迁安的步伐从这里开始。作为我省有移民的深度贫困县,淅川县移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历程也成为我省移民工作的一个缩影。
11月6日—7日,全省移民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暨联学联做活动在淅川县举行。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全省各地市的移民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畅谈如何将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移民工作的实际中。聆听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报告会,重温移民精神。观摩淅川县移民村,在交流学习中寻找移民工作的新方法。
“淅川是移民群众出发的地方,我们在这里追逐移民迁移的步伐,寻找移民工作的初心。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实现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有着重要的意义。”省移民办主任吕国范介绍说。
11月6日上午,省委党校副教授周海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题,深入浅出地解读并传达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在场的移民干部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三个小时的报告会为参会的移民干部详细地解读了党的十九大会议的历史意义,新时代新思想为移民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谈起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体会,邓州市移民局局长王成冰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最为印象深刻。“在邓州市移民创业发展中,坚持示范带动作用,不少致富能手开展特色养殖带动一方移民群众致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等涉及‘三农’的利好政策,为移民长期稳定发展开出了‘定心丸’。”王成冰说。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立足岗位,加快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移民工作中落地生根,见到实效。11月6日下午,来自全省各地市的移民干部代表就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行了座谈,郑州、南阳、洛阳等地代表进行了典型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作为基层移民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把握其精神内涵,找准移民工作的结合点,开放思路,创新举措,为移民增收致富寻找新引擎,注入新的动能,带领移民开辟发展致富新时代,踏上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长达半个世纪的移民搬迁工作淬炼出“大爱报国、忠诚担当”的移民精神,移民迁安后,淅川县广大党员干部传承和发扬移民精神,谱写了水清民富的新乐章。此次联学联做活动中,在进行理论学习研讨的同时,全省移民系统干部再次聆听了移民精神报告会,并实地到移民村进行了观摩学习。
11月6日晚,简单的工作餐之后,所有参会人员又迎来了一顿“精神大餐”,南水北调移民精神报告团的三名成员从不同角度,声情并茂的移民搬迁过程中的感人事迹,让在场的听众再次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淅川移民何兆胜外孙女的深情讲述深深地打动了我,移民群众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作为一名基层的移民干部,我们只有切实为移民群众服好务,才能不辜负他们所奉献的一切。”洛阳市移民办主任翟文亮说。
“联学联做”活动的核心就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11月7日上午,参会的移民干部分别前往淅川县马蹬镇寇楼村、上集镇竹园、贾沟、张营等移民村,现场观摩了产业扶贫基地、生态产业、乡村旅游等项目。
“香菇大棚的成本有多高?产量如何?”“移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中能够得到怎样的收益?”“发展孔雀养殖,怎样保证移民群众有长期稳定的收益?”……每到一个观摩点,来自各地市的移民干部们都详细地询问着产业发展的情况。近年来,淅川县按照“短中长”三线发展思路,选准选好移民后扶项目,以特色产业为支柱,因村制宜选产业,因户施策定项目,为移民脱贫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抢抓移民避险解困项目机遇,做好移民生产发展试点项目,深化社会治理创新,确保了移民群众稳定发展。淅川县的先进做法得到了各地市移民干部的广泛赞誉。
谈及两天的学习感受,平顶山移民局局长曹宝柱说:“两天时间的讨论、学习和实地观摩,让我获益匪浅。既更加精准地理解了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又结合移民工作的实际启发了我们工作的思路,接下来,我们将借鉴兄弟单位的优秀经验,立足于平顶山市移民工作的实际,切实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去。”